從前有一位將軍,每次打仗的大軍撤退的時候他總是留在最后面斷后。回來的時候百姓們都贊揚將軍的勇敢。但將軍卻說“并非吾勇,馬不進也”
是的,這是一個悲情味道十足的標題。
前天IBM的峰會在北京舉行了,原來盛極一時的CIO分論壇今年卻消失不見了。有各種CXO論壇,CEO、CFO、CMO,在我的印象里,CIO第一次缺席了,準確的說應該是“被缺席”
前晚有幸與中糧集團、中國航天以及幾位資深的前輩聊天,飯局與航天老總聊的很投機,她的幾句話或許代表了很多CIO的心聲和無奈:"CIO這個職位本來是一個戰略層級的職務,但是在國內很多企業CIO卻顯得十分尷尬,甚至可有可無,問題在于IT這事很難快速見到成績,企業的高層誰也不想碰,誰也不想接。干的好,是業務部門的功勞,出問題一定是IT部門的事。"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采訪一位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時他說的一段話:“IT部門是行政部行政部不要,財務部財務部不要,但是見到好處他們搶,見到問題他們躲,媽的,IT部需要自強。”
沖鋒還是斷后?CIO現實的情況是既要沖鋒又要斷后,而光環卻永遠在業務部門的手里,這尼瑪找誰說理去?QQ群里有一位CIO抱怨,說企業的戰略都不清晰的情況下,IT的規劃如何清晰,IT很難擺脫支撐的帽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他的話語里,我仿佛看到他沮喪的神情。怎么辦?地位越來越低,領導越來越不重視,邊緣化啊邊緣化……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多年跟蹤采訪這個人群后,發現在企業地位較高的CIO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1.他們都不只管IT那點事
進入副總裁級的CIO們,他們通常不只是負責一個IT部門,比如某團購網站的CIO,他除了負責IT部門外,還負責產品部門,要知道產品在團購網站里的位置。如果不管理IT之外的核心部門,地位永遠在二流。要知道IT重要,但IT又不重要。
2.他們從來都"不務正業"
干IT的事,解決業務的問題,順理成章,這也是IT部門應干的事。誰說的?IT人都有一顆創新的心,成功的CIO,他們勇于創新,但又不盲目創新。他們會通過一些不務正業的方式,運用IT設置開關權,并且把”權力“放在自己的手中。有些邪惡,但又卻常見。
3.他們都擅長"勾引CEO"
說勾引一點都不為過,CEO通常以沒時間聽CIO方案介紹為由來拒絕CIO的求見。有位CIO公司組織出去玩,上車了發現CEO和他的鋪位在一起,用他的話說”好不容易逮住他聊了兩個小時“。這樣的”巧遇“或許是領導自己吩咐行政訂票時就安排好的呢?他本來也準備在這次旅途中,聽聽他對企業未來IT的設想呢?只是讓你不讓你尷尬才“安排”了這次偶遇……我聽到過太多CIO設定一些方式去影響CEO,讓CEO認識IT,感受IT,支持IT。親!你勾引你的老板了嗎?
4.他們都愛折騰,能上天入地
這是這群人的特質,所謂上天,他們能切身地站在CEO的角度去看待一些問題,至少不要離著CEO距離過遠,想他所想。入地,可以扎根下去,深入到業務里。我和拉手網的CIO官沖很熟悉,前段時間見他,我問他最近忙什么呢?他說,每天下班后會去一些店里幫人去收票驗碼,做服務生的工作,一般都會在2個小時的時間。這讓我很驚訝,拉手網的副總裁,在小店里打下手幫人收銀,這種情景我只在電影里見到過。
昨天看到阿朱的一篇文章《IT真的復雜嗎?》很有感觸,企業的IT復雜,可能有二種情況造成,
一、人為地復雜化,讓別人看著無從下手,期待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和話語權,但是最后發現領導該砍的時候照樣砍,該殺的時間照樣殺;
二、不得已的復雜化,被動支撐,業務要什么就上什么,最后發現IT成了一團亂麻;
前者是人的問題,而后者卻是能力問題。對于CIO而言不論是沖鋒(創新)還是斷后(支撐),成王敗寇。最終當IT會變得不再重要,而成為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