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一場傳統零售與電商的融合大戲正在業界如火如荼般展開。傳統零售希望借助互聯網實現轉型,電商也迫切希望“落地”切入線下,以期獲得更大的市場。“兩情相悅”之下,山西唐久便利店憑借上千家門店優勢借助京東的線上平臺,開始試水O2O。
“唐久+京東”O2O模式的產生,是實體零售與網絡零售深度合作的一個亮點,也標志著傳統零售企業“觸網”首度實現華麗轉身。
投資4000萬打通系統實現數據共享
今年計劃新開150家店
唐久便利作為太原市最大的連鎖便利店,在太原境內擁有750家門店,并在2010年成功進入西安,全國門店數達1250家,據唐久電商運營總監張麗芳透露,唐久今年還有150家的開店計劃。
自2013年11月18日開始,唐久開始與京東合作。有數據顯示,合作以來,唐久大賣場每日平均訂單量達1100單左右,日均訪問量達1.2萬次。
此次合作,京東除了帶給唐久網上的平臺和入口,更重要的是雙方系統的打通,數據的共享使得唐久可以及時得到網上訂單顧客的地理信息,并加以定位和配送,而唐久透露在這個項目上投資了4000萬元左右,主要用于新建倉庫,軟件系統開發等。
重新定義O2O服務規則和模式
未來或推出15分鐘達的急速服務
唐久副總經理黃廣文認為,大數據的時代一定是共享的時代,與京東的合作正是打通了雙方的數據和資源,通過各自的優勢資源互補,深度整合,重新定義O2O服務的規則和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的雙贏和持續的生意形態。“O2O讓唐久便利店成為了‘不下樓的大賣場’,也讓京東完成了‘一公里生活服務圈’的覆蓋。”黃廣文說。
黃廣文表示,唐久下半年還將與京東進行更深度的合作,顧客在京東上買的自營產品等其他商品,也將由唐久的便利店來實施“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對于傳統零售與電商的合作,黃廣文談到,實體店和網絡零售之間雖然存在區別,比如銷售的手法,業務的流程,但其核心還是一樣的,都是要服務好顧客,要讓顧客滿意。唐久電商運營總監張麗芳補充道,“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我們都還是零售商,都要回歸零售的本質,而這個本質就是服務,好的用戶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黃廣文指出,線下消費者選擇便利店,主要出于應急購物需求,比如平時用到的油鹽醬醋。此次促銷的1小時達,便能真正滿足消費者購物時效性的需求,未來唐久還可能會推出15分鐘達的急速服務。
延伸商品品類 整合供應鏈
SKU從3000擴展到30000
京東商城唐久大賣場的定位是滿足市民每月生活必需品的安全、實惠的購物需求,目前,提供五大品類商品,當日下單,次日送貨。目前,生鮮品及山西省地方產品等,配送區域已將現在的太原市范圍擴大到全省范圍。下一步,還將增加冷凍品。
在與唐久的合作中,京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唐久便利店擴展和梳理SKU,將便利店3000個SKU,擴展至30000個。另外,京東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供應鏈整合。京東將唐久和自己的信息系統、商品系統、供應鏈系統、服務系統、支付系統以及會員系統進行深度打通。比如移動端、Wifi端服務器的提供,改造ERP銷售系統以及POS銷售系統等。
不同于美特好與1號店商品同質化模式
線上線下錯位經營做好熟客文化
在提到唐久與京東的合作模式相比1號店與美特好的模式有什么區別時,黃廣文說:“唐久做的是商品結構的延伸,線上線下的商品是盡可能錯開的,而美特好原本就是大賣場,與1號店的商品重合度比較高,做的是商品的同質化。唐久的線上線下融合基于一種熟客文化,門店優勢讓我們能降低運營的成本來給予顧客更大額優惠,750家門店是做O2O天然的載體。”
對于以后是否會跟其他平臺合作,黃廣文表示目前要先把現有的東西做好,顧客的消費習慣還需要培養,目標顧客也是基于門店的熟客,所以不必太急于和各種平臺合作引流。
(聯商網獨家采訪報道,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