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自有品牌的建設,別被這樣那樣的困難給嚇死了!
我還是緊接上篇,對有實力的百貨企業應大力加快自有品牌建設,我來搖旗吶喊!以下是我對自有品牌的開放性、發散性的思維,講的不當和不成熟之處,敬請大家諒解。
一、自有品牌會有高庫存的壓力。那我請問,哪個產品不會有庫存壓力?連綾致集團都會有,旗下的品牌,市場口碑也都不錯吧,庫存壓力也大。所以百貨做自有品牌時這個問題也會產生,事先也應考慮到這個問題,庫存比,適銷率等,以某幾個品類做為樹立企業自有品牌的突破口,忌企業內全線全品類,鋪開做自有品牌。讓專業的團隊或部門來運作自有品牌,可積累經驗后再有針對性的擴大,國外好多優質零售企業也是這么過來的,急不來。要正視不能回避這個問題。
二、自有品牌會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這里我要區別一個概念,自有品牌與自營品牌的不同,自營品牌是零售企業能直采或以買手的形式進行,買來他人的品牌產品進行銷售,知識產權是屬于制造商的,零售企業無非是少了一個代理或中間商的環節,而利潤會取得相應高點。而自有品牌我認為是從生產源頭控制產品,與相關制造商進行契約合作,加入零售企業自身的視覺識別、LOGO系統,就更不會出現問題了。
品牌是一個品稱、術語、標記、符號、圖案、或這些因素的組合。品牌可用來辯識賣者或賣者集團的產品或勞務,與競爭者的產品或勞務相區別。自有品牌屬于零售商品牌,是商業零售企業自己創意并使用于所經營的商品的品牌。自有品牌建設戰略是商業零售企業通過收集、整理、分析消費者對某類商品的需求特點的信息,提出新產品的開發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生產企業進行開發生產或自行設廠生產制造,實質上是零售業的OEM產品,最終在本企業內以自有品牌的形式進行銷售。
三、在目前浮躁的商業氛圍,搞百貨的自有品牌建設是瞎扯淡。
現在商品社會產品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企業能盡快賺錢抽身才是硬道理的時代,百貨的自有品牌會干得過人家嗎?對于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凡是總要有第一嘗試的人,可能這個成本會很高,但先知先覺的零售企業能擔起凈化市場,樹立消費信心的責任,那大家對他的所作所為肯定會心懷敬意的。企業以此為契機殺出紅海,會闖出另一番天地也說不定。說實在的消費者對目前的商品也充滿著許多問號,這個不放心那個不能吃,所以說有遠見的企業家更要有眼光和魄力來做這件事,讓老百姓能買到物超所值心儀的商品。舉個例子,原紅塔山集團的褚時健種起了橙子,取名“云冠”牌,聯想集團的柳傳志種起了獼猴桃,由于嚴格的管理,精心的培育,“褚橙柳桃”一下子成為搶手貨,這種跨界的自有品牌建設難道說未來沒前景嗎?我還有一種大膽的設想,胖東來百貨由于在自身的區域有著良好的口碑,找個合作伙伴貼牌生產,搞個“東來家電系列”,當然質量是關鍵,價格可能會定高一些,我想大家沖著其在業界的良心,童叟無欺的品性,難道生意會很差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吧!
四、自有品牌不見得是百貨自我救贖的良方?有聯商謝尚偉博主闡述過他的觀點,有些我不敢茍同。自有品牌比自營品牌更寬泛些,涉及內容更多一些,這條路能走通的話,比百貨其他所進行過的革新的內容、手段、方法、布局而言,自有品牌的建設一旦成型,成規模后,小微百貨們或其他競爭對手們學起來,跟風做起,就會落下一大截。總不至于像百貨精細化管理、顧客體驗式營銷、降成本撤并轉等重置來得更容易,變得更易追趕嗎?世間上的變革,總會有阻力,總會有反對的聲音,關鍵是在百貨等死的情況下,與電商、綜合體抗衡就要有拿得出手的絕活,敢為天下先的這家百貨企業一旦擁有了經得起市場考驗的自有品牌的商品,完全可以借助于電商再擴大銷量,完全可以在相關認為與自身企業相匹配的綜合體內,開品牌集合店,去引領時尚。難道在未來王府井廣場里就不能有銀泰自有品牌集合店嗎?我想這一天肯定會到來的。
五、自有品牌建設一定是未來百貨前進的方向。(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戰略,結合目前店商與電商交織在一起的情況,企業能夠大膽實踐也是可行的,另行成文)。但凡學過營銷課程的人都知道,品牌有其生長周期,有實力的百貨企業進行自有品牌建設不能回避的有二點:1、捱得到品牌成熟期嗎?2、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鮮度有多長,會永葆青春,長生不老嗎?當然有人會說我先賺一票而己,那我就會勸你,自有品牌建設在你的企業就不要搞了,讓有實力經得起砸錢的、有遠見耐得住寂寞的百貨企業來干,玩票心態不行,呵,拿錢出氣啊,如干好了盈利的空間是很大的。打個比方,綠城的房子質量在業界口碑很好,宋衛平把他的影響力又帶到了綠城的物業,愛屋及烏,消費也認同了這個品牌。又比如,萬達國內酒店連鎖不錯,現在又進軍國外酒店業,難道他不可以自創幾個刻著萬達烙印的自主品牌,產品線完全可以涵蓋酒店用品、家居建材、花草飾品等等,我想這也肯定有得做!有時消費者也是盲目的,在商品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他會選擇來頭大背景響的,企業可以將工作重點落實在自有品牌的打造和提升上,要花心思將自有品牌的推廣工作與企業自身形象的完美切合,明白商品只是在建設自有品牌過程中一個重要手段而己。
結合上篇,通過我前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在現階段,并非所有的零售企業都適合開展自有品牌建設。零售企業要想實施自有品牌建設,必須具備以下前提條件:廣闊的市場規模和龐大的銷售網絡、較高的零售企業聲譽、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強大的財力支持和有一批話語權并處劣勢地位的制造企業。自有品牌建設成功實施的基礎是營銷組合策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零售百貨企業要從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四個方面對自有品牌產品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制定具體的營銷策略。
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兼并聯合手段的運用,在中國以及各個區域必須形成幾個大型寡頭式零售企業,它們必將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借鑒國外零售企業成功的自有品牌發展經驗,在自身企業里充分應用自有品牌建設戰略作為它們差異化競爭的有力武器,馳騁于商海之中,從而演繹出更加豐富的實踐畫卷。
(作者:陳安 首發聯商,轉載請注明出處。)
fangzhu- 該帖于 2014-8-12 11:1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