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便利店幾乎由7-Eleven品牌一掃全國,業內甚至流傳著一句話:日本只有兩家便利店企業,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
但是在北海道有一家便利店品牌,依靠著特殊的經營策略,成為7-Eleven進駐北海道37年都沒能打敗的對手。這家便利店品牌名為SEICO MART,從1971年起就開始經營,比7-Eleven還要早三年,連鎖店僅有101家,數量不到7-Eleven的0.6%。
但截至2013年底,SEICO MART不僅在北海道區域的店鋪數量超過7-Eleven,在日本服務產業生產性協議會發表的顧客滿足度調查問卷中,SEICO MART在便利店行業也已連續3年獲得顧客滿意度全國第一。
SEICO MART對抗便利店巨頭的商業秘訣是什么呢?
首先是PB商品(private brand,自有品牌)的輸出戰略。PB商品很多商家都在做,但SEICO MART卻做到了爐火純青:依仗著北海道地區農業優勢和全程控制產業鏈來降低生產成本,SEICO MART擁有了以蛋奶熟食為主的、超過1000種PB商品,而且個個價廉物美。
四年前出任SEICO MART社長的丸谷智保,對于企業不擴張的策略是這樣說的:“即便SEICO MART努力擴張,開在北海道以外的地區,想抓住固定顧客也需要3年到5年。”而SEICO MART自身的優勢卻是北海道特色的PB商品,“如果和那些大企業做同樣的事情,我們立刻就會敗下陣來。大企業不做或者不好做的地方,我們要努力去做。”
因此,他制定的企業戰略是減少北海道以外地區的店面數量,轉而向以關東地區為主的大型超市輸出自己的PB產品,通過產品來占領市場,提品牌知名度。
SEICO MART的PB商品總負責人浦安昭宏以公司的人氣PB產品冰淇淋舉例解釋稱,相比同類產品,SEICO MART自產的冰淇淋采用了50%的北海道牛奶,口味濃郁,一年賣出115萬個。2014年,SEICO MART決定將PB冰淇淋作為企業進軍關東大型超市貨架的主力產品。并且為了提高勝算,SEICO MART將冰淇淋的牛奶含量提升到60%。
“北海道的農產品給人一種新鮮的印象。”在經銷SEICO MART自產牛奶的一家位于關西的超市里,售貨員這樣說。店里的顧客也表示,SEICO MART的牛奶不僅新鮮,還比大牌牛奶的價位低。因此SEICO MART牛奶在該店上架的同類產品中,常年處在銷量第一名。除了牛奶和冰淇淋,SEICO MART的100日元熟食系列也開始在關東各大型超市紛紛上架。
區別于同質化競爭帶來的損害品質的價格戰,SEICO MART采取了發展自身優勢的差異化競爭。加上SEICO MART自己研發的產品都可以先在自家試賣,得到反饋后再決定是否進軍其他地域,由此實現多渠道成功銷售,擴大了企業營收。
其次是聯合相對小規模的便利店同行,用良性的合作模式實現共贏。以SEICO MART與3F便利店的合作為例:總部位于神奈川的3F便利店是日本便利店行業的第9名,其高層通過對SEICO MART冰淇淋的親測,決定引進銷售這種冰淇淋。當被問及售賣競爭對手的自有品牌冰淇淋是否“感到不舒服”時,3F高層表示,自家企業同SEICO MART主要的經營地域不同,因此存在的直接競爭少;而售賣高性價比的SEICO MART冰淇淋確實能為企業帶來利潤,因而這種聽上去“引狼入室”的決策實際是可行的。
其實,像這樣相互為對方提供所需價值的抱團取暖模式,也是地域性企業聯合對抗全國行業巨頭的有效手段之一。
總之,不迷信巨頭的所謂成功法則,像SEICO MART這樣腳踏實地立足于現狀,探尋真正適合企業的發展模式,也能夠成為維持企業長久不衰的商業秘訣。
(界面實習記者李阿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