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來的討論中,我們系統研究了在線電商是否一定具有互聯網思維,哪些案例互聯網思維更加多些,和哪些未上網企業具有互聯網思維。本次,我們再來試圖討論下,哪些所謂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是偽互聯網思維,或者說,是僅僅批著互聯網外衣的普通思維方式。
通過連續的幾篇文章,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線上企業不一定是完全的互聯網思維,線下企業不一定沒有互聯網思維,那么,本著去偽存真的原則,我們先試圖搞清,哪些不是。我下面列舉一些典型的偽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
一、在互聯網平臺開店,委托第三方物流發貨
有一些企業或者個人,甚至許多農民,他們不懂商業,不懂互聯網,但是他們有勇于觸網的決心,紛紛在taobao或者其他第三方平臺開店,也有許多小店加入了各種的O2O平臺,依托他們來完成自己的銷售網絡、服務網絡建設,在這里,我不會說他們主動觸網是錯誤的,也欣賞他們接受新事物的勇氣和決心。但我認為,僅僅把銷售和服務搬到網上來,并不是完整的互聯網思維,因為他們沒有試圖用網絡完成除了推廣平臺外更多的事情,他們觸網,僅僅是在傳統銷售外,選擇了新的手段而已,遠沒有上升的思維的高度。
二、自建物流送貨,甚至直接從國外或保稅區中發貨
這個范疇就是在taobao興起后,我們有部分企業,為了解決taobao上商家沒有物流,沒有供應鏈體系,難以解決消費者諸如收貨時間慢,退貨復雜,快遞人員服務態度差等痛點,選擇了較重資產的自建供應鏈體系,力爭通過這套供應鏈體系,來完成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高,甚至有個別的企業,利用我國行郵關和貨關的財稅體系差別,直接在關外開始供應鏈。這些服務手段,我不打算去討論他們是否把物流完成的更好,但還是要表示,供應鏈的改變,還是手段的改變,而并不是思維上的變革,僅僅通過快遞宅配到戶,不能使自己比在taobao上發蘋果的農民更加具備互聯網靈魂。
三、利用手機等移動支付方式的實體企業
剛剛過去的雙12,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又開展了瘋狂的燒錢行為,通過免單,高額折扣等方式,開始利用補貼手段繼續推廣自己的金融工具,在這種現狀下,喊狼來的很多,喊無所謂的也很多,但其實其本質就是在我的一篇文章中表述的,移動支付,僅僅是手段而已,完全不涉及到思維,手機支付和付現金,在消費流程上又有什么不一樣?你到菜市場買菜,突然發現小販支持支付寶了,難道就證明那個小販變成生鮮電商?笑話。
四、建設互聯網平臺,吸引大家上線交易
這個也是迷惑性最大的所謂互聯網思維,有些企業,或者所謂的創業者,在這些年,紛紛通過各種手段,建設一個和taobao類似的平臺,開始吸引行業內的交易雙方上線交易,而無視于行業本身的特點或者內涵,有的商場把自己的商戶強制性或者半強制的性的要求上自己的平臺交易,然后把這個平臺打包上線,委托第三方物流打造一個不倫不類的電商平臺。這些,我個人認為,這種行為,充其量是利用互聯網的部分手段,來實現網上交易而已,完全沒有實質性的靈魂。
通過以上的分析方式,我們系統看了目前一些偽的互聯網思維,我可以在此這樣評價這些或多或少具備一些新時代特點的商業模式,他們的互聯網體系上,思維層面少,手段多;靈魂觸及互聯網少,外形觸及互聯網多。這是一群典型的批著互聯網外衣的偽互聯網思維模式。他們并沒有在商業的靈魂深處按照這個新時代的規律來改造自己,僅僅是穿了一件上面標著“互聯網”三個大字LOGO的外衣而已,同時騎上了一輛箱子上印有“互聯網”三個大字的電動三輪,完全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在這次,我們討論完成了所謂的偽思維,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會討論下,既然我不認為任何的互聯網手段是互聯網思維,那么究竟是哪些東西,才稱的上思維呢?
注:此篇文章,距離該系列的第4篇文章已經1年,這一年在我身上發生了太多太多,許多人一輩子未嘗經歷的包括重大事件,職業變更,轉換領域等,均在我身上發生了不只一次,而且許多的新的知識,也伴隨著這些轉化而學到,也能夠讓我更好的認識到資本、互聯網、新時代、商業模式等本質,也給予了即使時隔一年,把這個系列完成的驅動力,全系列也會在短期完成。
airhuman- 該帖于 2015/12/17 9:4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