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是最早對系統進行升級的零售商之一。在許多零售商看來,系統升級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白白地把利潤扔到了一個看不見的洞里,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筆錢花得實在有些不值。
就像駕馭一輛馬車,要想馬兒跑得快,必須有好鞍,對零售商來說,鞍就是需要有一個好的系統。但早在多年前,大多零售商認識不到系統的重要性,對系統的投資僅是修修補補。DK也走了一些彎路,原來門店少,系統的障礙看不出來,但系統慢是不爭的事實,有好幾次還差點被攻擊。隨著門店的增多,DK也終于下定決心重新構建系統,對系統徹底升級。從討論框架到對接細節,前前后后用了一年的時間。系統升級后,感覺瞬間踏上了高速列車。慢慢地,零售商大都意識到信息系統對業務管理的重要性。
每過一個月,DK的門店都會做一個數據分析會,每次選定一個科,對數據進行量化分析。雖然各科的業務都極不相近,但是數據管理的核心和原理是一樣的。系統呈現出來的數據,是冷冰冰的、沒有任何色彩的,只有加進人為的理解與挖掘,才能真正看到數據背后的魅力。系統完善了數據源,但透過現象看本質,還需要思考的加入。
這次月度會議指定生鮮科做數據分享。武磊看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就想,不如以品類為單位,先組織幾名助理在科室內分享一次。幾名助理接到任務,都不敢大意。原來都是武磊負責組織課件,助理們協助查詢數據,武磊是主力,思考的主線由武磊決定。但這次不一樣,助理們成了主力,武磊變成了旁聽者。位置的轉換,思考的角度也不一樣了。助理們原來是被動接受,現在變成主動思考,立場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聽過匯報的人都有感觸,課件不求做得多么華麗,但一定要簡潔,清楚明了。做匯報課件,重要的不是技巧,是思路,只有思路的清晰才會呈現出一個清晰的課件。課件隱藏著一條暗線,那就是邏輯。邏輯是做課件的主導。當看到一個混亂不堪的課件時,主因就是制作者沒有把握好課件內在邏輯。
助理們領到任務,就開始多方搜集資料,利用系統查詢同比、環比、客流、客單、利潤率等各項數據,大家都暗自鼓氣,爭取在匯報中拔得頭籌。
一路聽下來,助理們的匯報大都中規中矩,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似乎也找不出大的問題與毛病。負責肉品的助理匯報到,牛肉銷售額同比下滑嚴重,但客流卻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客單下降了許多。他總結到,近期牛肉價格的上漲影響了顧客的購買力,購買數量下降,是造成這個月牛肉銷售下滑的重要原因。
武磊聽到后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但又說不出哪個地方有問題。他沉思,也未得出所以然。中場休息的時候,他特意回到辦公室,找工作日志。
武磊有記工作日志的習慣。每天下班,拿出十分鐘,記錄當天的重要事件。記錄就是這樣,如果只記一天兩天根本看不到效果,但是時間一長,在累積的作用下,任何微小的記錄都會煥發出光彩。武磊的記錄靈感來自于一本書——《奇特的一生》,這本書介紹了俄羅斯人柳比歇夫平凡而傳奇的一生,他自20多歲起,每天都一絲不茍地記錄了當天的工作、學習、生活,記錄一直維持到去逝前。
武磊的工作日志寫了五年,開始,是為了記錄而記錄,后來就逐漸加進去了思考與反思,這讓記錄變得更有意義。
他翻到去年同期這個月的工作日志。他看到自去年同期上旬開始,牛肉連續走了幾筆團購,這是一家餐館做牛肉節專門來定的貨。
原來如此。
他在會議上公布了他找到的答案。那位助理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武磊說:“在分析時,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怎么樣,任何分析都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憑空想出來的結果只會誤導工作。所以,建議大家也養成記錄的習慣,每天的記錄用不了多少時間,但是卻能幫助我們回憶起許多事情。”
大家聽了紛紛點頭。會后許多人鄭重其是地找了一個本子,開始記錄工作日志,但真正堅持下去的卻幾乎沒有。一件小事,做一次容易,每天都做卻不那么容易。
零售職場箴言:
特別佩服一些人,比如每天堅持早起,比如每天堅持寫一頁字,比如每天看一個小時的書。這些堅持的人總在某處暗暗閃著光亮。他們也是值得信任的人,因為只有對自己的承諾兌現了,才有可能兌現對他人的承諾。
零售的業內大伽有許多,蔣美蘭女士算是一位。蔣女士每天早上都會堅持在微博上問早安,并分享一句心得,每天如此。有時在下面留言,蔣女士也熱情地回復。你有時會被她所感染,也想如此做下去,但發現做不了幾天就放下了——堅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周五更新。對,這次晚了,可見堅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柳二白- 該帖于 2016/6/20 14:0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