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朱自清在《匆匆》里這樣寫到時間的流逝。
時間過得真快,夏至已至,轉眼宋玉在生鮮科已經實習四個月了。當初選崗時的彷徨、初到生鮮的好奇與新鮮,仿佛是昨天的事。仔細一算,中間竟然間隔了四個月之久。剛到生鮮科時宋玉還穿著厚得如粽子般的羽絨服,轉眼已是裙裾飛揚。
還有兩個月,宋玉來DK已滿一年。
一天,店內人事科的同事通知宋玉去開會。宋玉到達時,發現有同一屆的實習生在等候。
人事科的同事傳達了集團最新的實習要求,所有的實習生還要再輪崗一次,這次給了三個崗位可供選擇,一個是收款崗,一個是顧客接待員,第三個是車庫引導員。從實習崗位的安排看,這三個崗位都需要更多地與顧客打交道,直面顧客。
三個崗位的分配并未征求個人的意見,按照順序依次安排。宋玉被安排到了收銀崗。乍一聽到這個消息,宋玉一時很是吃驚,收銀員對她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崗位,她的內心充滿了忐忑。她以為會在生鮮科呆到實習期結束,沒想到還會有一個新的崗位安排。
回到生鮮科,她向武磊匯報新的崗位安排。武磊很是不舍,其實他在兩天前就接到了人事科的通知,他向人事科轉達了想讓宋玉繼續留在生鮮科的建議,但考慮到這是公司的整體安排,人事科并沒有采納。
宋玉愛動腦筋、愛提問,經常有一些新點子。上次她和同事們一塊參與的櫻桃售賣大賽,獲得了總經理獎勵基金,按照基金要求,可以滿足一個團隊愿望。在征求怎樣使用這筆基金時,武磊采納了宋玉的建議,建立了一個小型圖書館,供科里的同事借閱使用。
宋玉問武磊:“我能提一個要求嗎?”
武磊說:“沒問題。”
“能不能以后這個小小的圖書館還對我開放,讓我免費借書?”
“當然可以,別忘了你還是創始人之一。”武磊沒想到宋玉會提這個要求。宋主的率直與執著給武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科里也來過許多實習性,許多人明顯讓人感到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很多工作都在應付,心底里可能盼著實習期結束后快點離開這里。心里這么想了,就無形中表現在行動上。當初宋玉來科里報到,武磊也并未安排太多實際工作,但宋玉工作上心,每次臨時安排的事情,她都能認真做好,從不馬虎,也不打折扣。漸漸地,武磊也愿意把工作交待給她。
在職場很多人貪圖享受,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寧愿舒適地呆在崗位上,也不愿意接受新的工作安排和挑戰。這樣的舒適圈不適久坐,坐得久了,就會心生困意,等一覺醒來,發現崗位都要不保。
工作是一個接受挑戰和自我挑戰的過程。
宋玉就要離開生鮮科,戀戀不舍之情依舊。她到加工間與大家告別。
“宋玉,再來試試這把刀?”宋玉第一天到生鮮科報到時,這名刀手曾經讓宋玉試了用刀切肉,當時宋玉以為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試才知道根本不是這么簡單。
宋玉吐了吐舌頭,趕緊搖頭。大家哈哈大笑。
宋玉回到家里靜坐在桌前,想到明天又要到一個新的崗位,要迎接新的挑戰,除了緊張,又多了些淡定與從容。這是在DK的第三次調崗,經過前兩次的調整,這次她顯得有底氣,更有了信心。
零售職場箴言:
舒適區讓人貪戀,許多在職場久經沙場的人就因為貪戀舒適區而放棄挑戰自己。但舒適區最迷惑人,呆得久了,就漸漸忘了怎樣增加體能、怎樣提高生存能力,機體退化,后悔時為時已晚。
努力走出舒適區,勇于挑戰,雖然有各種不適,但是總有一天會感謝這時做決定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