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部要成為商業物業資產保值增值的核心部門
對于市場的職能,被廣泛認為是一個進行市場細分與定位,擬定宣傳策略與進行廣告及促銷活動,以輔助企業進行市場銷售的職能部門,這一認識是對市場部的一種廣泛的誤解!
在實踐中,市場部往往淪為從事產品宣傳冊的撰寫與印制,廣告及媒體投放,公眾活動(PR)與促銷活動(SP)的策劃與實施等事務性部門。很多企業更是將市場部淪為依托銷售的可有可無的附屬部門,有甚者將市場職能分解到各職能部門中去。
事實上,市場部不僅是招商工作的助推器,商戶與顧客之間的信息紐帶,更是實現資產增值保值的重要手段!
小魚曾游歷過多個國內知名商業“海洋”,但凡將市場營銷提升為資產增值保值的,如今均以成為波濤洶涌的大海,反之亦淪落為溝渠。小魚認為一個良性的市場部,應從“勢”、“市”、“事”三個方面立意,既要有“勢”,又要懂“市”,還會做“事”。
好的商業,不僅要立足當下,更要放眼未來,可謂“勢”在先行。創立之初除去長遠眼光,建立創新求變的意識,培育自己 “個性”外,更需要有一種資產意識!除了讓商業本身生機盎然外,更要讓商業物業在時間的更迭下永葆“青春”。這不僅是“掌舵者”的事情,更需要市場人員領悟,讓夢想照進現時。因此,市場部創立伊始就應與企業發展戰略同步,成為核心層情報的“收集者”,決策的“參謀者”,理念的“踐行者”;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好的商業是需要研究“市”、融入“市”、針對“市”、差異“市”。小魚在就職的商業就建立了核心競品的調研周期,定期會對活動、廣告、DM甚至商業體內的布局、美陳進行整理匯總。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到一些商業和消費者和營業員甚至供應商找話題溝通。(小魚不相信第三方調研資料)“市”既需要對行業的把控,又需要研究消費心里;既要“討好”,又要“針對”,還要“引導”。看似簡單的話術,做起來卻相當不易。小魚經歷了多次“海嘯”,往往也未能幸免;
歸根結底到“事”上,還是要回歸到物料、營銷活動等套路上。話雖如此,但也有區隔。小魚經歷了多個“銷售驅動型”商業,因此市場部往往淪落為以銷售為導向的“內勤”、“助手”部門,天天陪銷售開會,和財務PK ……一場活動下來,雖人仰馬翻,但指標依舊未過關,引各方埋冤無數的窘狀。
所以,小魚才格外強調“勢”和“市”, “勢”就是要把市場部打造為商業項目的“發動機”,市場部就是個引擎,一通百通!任何阻撓市場工作的行為,都屬于破壞商業物業保值增值的行為!而所謂的“市”要把握銷售的動向,跳出銷售的魔圈,以需求為導向。
一個完整的市場部,要事、市、勢俱備,以事為基、聞市而動、鑄造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