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傳播
在一個大單品所代表的新市場剛剛要進入爆發的臨界點,整個市場中各品牌還沒有排定座次的時候,誰率先打廣告,率先發聲音,誰就會搶得先機。
通過率先打廣告奠定行業地位的品牌,在中國可謂是數不勝數,甚至可以說幾乎每個行業第一品牌都是第一個打廣告的品牌。
任何一個新品類市場,任何一個戰略新單品,在前期培育階段,其主要目的,都是集中資源培育15%的意見領袖,讓他們實現動銷,然后,利用15%的意見領袖的動銷,快速撬動其余70%的大眾消費人群。
15%的意見領袖的動銷,開始帶動的可能是另外的15%的大眾消費人群。很多戰略新品,熬不過這30%消費人群的培育積累,最終選擇了放棄。其實,當一個戰略單品熬過了30%消費人群的接受過程,下一步,就是激活70%的大眾消費人群。一旦這個人群被激活帶動起來,市場就進入一個高速成長期,一個新的消費潮流就誕生了。
對戰略單品進行大規模傳播和推廣運動,其目的就是引爆戰略單品,引爆新市場新品類,快速促進大單品的爆發,快速創造消費趨勢和潮流。
上海超限戰咨詢沈志勇認為:只有戰略單品的消費成為了一種潮流,戰略單品才有了真正做大的可能。
這種全國性的大傳播行動,其實施有兩個要點,其一,是飽和性廣告投入原則;其二,是三波次以上的推廣。
投廣告,要采用“燒開水法則”,“燒開水”,就是要飽和性投入,快速把水燒到120度。
想要快速引爆戰略單品,快速創造消費潮流,讓戰略單品在短期內迅速達到它的沸點和閥限;投廣告,就需要象煮開水一樣,你是用5分鐘把它迅速燒到100度,還是用2天把它燒到100度?這是個大問題。
市場必須快速突破。此時,不能戀戰,戀戰就等于失敗。因此,5分鐘甚至1分鐘就把水燒開,是我們引爆戰略單品的最佳選擇。
做市場既要快,更要狠。狠在拉動方面,主要體現在廣告的集中投放。
一般的人,常常是按習慣思維在做營銷。一般人投廣告,都象擠牙膏似的,一點點來,希望用最少的錢,把全年每個月份都排滿,顯得月月都有廣告。人們這種不按照集中資源的方式去投放廣告的現象,一是他們被習慣思維所支配,二是沒有集中資源傾力一搏的膽量。
其實,投廣告根本不是在擠牙膏。投廣告,不是搞添油戰術。它應該象燒開水一樣,要不斷加火,一直往里加,直到迅速把水燒開,寧愿燒到120度,浪費一些銀子,也不要為了節約錢,只燒到99度,因為燒到99度跟沒燒一個樣。
投入狠是真節約,投入少是假節約。廣告只能賭,不能試。一次就應做夠。
這就是為什么泰昌足浴盆在2009年春節之前的幾個月時間內,就把當年全部的超過2000萬廣告預算一股腦兒投到了中央臺。當時簽那個投放合同時,一向身經百戰的泰昌的老板,手心里都不禁直冒汗,但市場效果給了他充足的回報。
在創造消費潮流的時候,強力拉動既是為了擴大產品的知名度,也是為了讓品類快速成熟。 廣告必須要“虎頭蛇尾”。廣告是賭博,要么不投,要不就投個夠。
而且是要集中某一個電視臺、集中投放時間、集中投放時段,在短時間內沖破消費者的心理閾值,沖破市場所能接受的極限,使幾千萬的廣告費,看起來象幾個億的投放效果,一戰成名。
除了飽和性攻擊,大單品要引爆,還必須通過三波次以上的推廣。
想要制造戰略單品的消費潮流,僅僅靠一波次的推廣是不夠的,哪怕這種推廣力度再大,也是不夠的,所以一次性把政策給夠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
舉個例子,像農村扒房子,怎么把墻推倒?怎么推?拿一根木杠子推,大家現在都可以想到推土機。用杠子是不是一次推倒?不是,是一次一次的推,一波接一波,節奏感要很好。
泰昌足浴盆在09年的市場營銷時,也是采取了幾波推廣的方式,波浪式前進,取得了杰出的成績。
當年,公司的目的是發動行業第一次的大規模品牌傳播和招商運動。因此,在這樣的營銷戰略框架之下,泰昌在2009年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市場拓展運動。
首先,高調大氣魄參與2009年體博會進行招商,勢壓全場;
其次,在對品牌和渠道進行全面規劃之后,從7月6日開始,泰昌即在中央電視臺2套《經濟信息聯播》欄目中投放央視廣告,費用高達數百萬元;
第三,在國慶的銷售旺季,泰昌在中央電視臺1套黃金時間再投放央視廣告,跟蹤當年的大熱片《解放》;
第四,除此之外,泰昌還投入了數百萬的央視購物推廣費用,以開辟足浴盆行業擴張的新紀元。
到了2010年的春節前后,泰昌又展開轟炸,制造第四個傳播高峰。這種脈沖式的節奏,比之不動腦筋的細水長流和平均分配效果要好很多倍。
如果說我們的營銷是藝術的話,我想營銷的節奏感絕對是一個藝術。這一步過去了,下一步什么時候啟動?啟動晚了,大家認為你的產品不行了;啟動早了,那一波產品還沒有返回來。如何通過幾波的推動制造出一種消費潮流?要三波以上。
第一波:廣告空中強力拉動,市場快速從根據地市場向其他市場復制和鋪貨,渠道從根據地渠道向多渠道、全渠道覆蓋,向增量市場要銷量,可視為第一波。
第二波:市場擴張、渠道多元化覆蓋基本完畢,企業要幫助眾多的經銷商、二批和終端實現真正銷售,通過終端生動化陳列和大規模促銷,讓他們回貨,形成渠道的良性循環,再一次向增量市場要銷量。
第三波:搶先注入領導品牌概念。當行業內眾多品牌競爭膠著的時候,當領先企業的第一還不是絕對優勢的時候,搶先占據行業領導者的地位,搶先進行優質經銷商的掌控,搶先進行主渠道的搶占,就能實現把其他對手遠遠甩在后面的目標。
而且,一旦在市場上建立起第一的認知,很多資源包括優質經銷商資源就會向第一品牌集聚,如此,則第一品牌很容易就能拉開與第二品牌的距離。
這就是搶占行業領袖地位制高點的策略。
繼2009年幫助泰昌采用大規模品牌傳播和渠道擴張的方式實現爆發以后,2010年,上海超限戰策劃機構建議泰昌應該采用搶占制高點的方式,以率先取得行業領導地位。
這種“制高點搶占”,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搶占”:
2 “足浴盆行業領跑者”,以實際銷售數據,搶占行業第一品牌的認知;
2 打造安全技術標準,搶占技術制高點;
2 渠道變臉,數量擴張:搶占小家電經銷商空白點;
2 終端變陣,質量提升:搶占3C終端制高點。
第四波:利用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戰略單品第三次向增量市場要銷量。此時,就全國市場而言,還有眾多的空白市場沒有覆蓋,還有更多的渠道系統沒有進入,“繼續填空”,就成了這個時候的最佳營銷策略。
上海超限戰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 《大單品突破》作者 沈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