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狼共舞中轉變 蘇果CEO馬嘉樑的鐵腕治軍
來源:
聯商網
2004-12-04 10:35
A篇 馬嘉樑———本土超市的“拯救大兵”
這是一個本土零售業的靈魂人物,雖然他一直在媒體面前不刻意地張揚自己。而在市場操作層面上,他一直扮演著與“狼”共舞的先鋒角色。
“幾乎是在單槍匹馬地捍衛著民族商業的尊嚴”,這是熟悉蘇果CEO、馬嘉樑的人對他的評價。
端坐在記者面前的馬嘉樑,回憶年輕時說,“30年前,不少人都說我像個大姑娘,有些害羞和靦腆。”18歲的青澀,隨著連鎖業的殘酷競爭漸漸遠去。
馬嘉樑在外資的腳步漸近聲中,表現出的又是另外一種風格:果斷、鐵腕、甚至殘酷與不近人情。
“現在我也在注意淡化個人作用,避免個人作用神化企業。”今年48歲的馬嘉樑,從沒想過會在外資洶涌涌入的情形之下,成為民族商業還擊的最后一道防線。
蘇果不斷變化的前途,讓這個原本有些害羞的男人變得焦慮、強硬,他甚至是在逼迫蘇果人迅速變、迅速適應市場,不時表露出一個權力擁有者具有的鐵腕和強悍。
轉變
馬嘉樑昨天又有了一個新的榮謄,上榜“中國管理100人”。這是由中國主流媒體聯盟共同選出的、內地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馬嘉樑是在去北京的前一天接受記者采訪的。
馬嘉樑位居今年“中國管理100人”榜單第47位,排在第一位的是中石化集團公司總裁劉德樹,后面依次是中國糧油董事長、中國遠洋董事長、IBM、中國華源、中國惠普、北京現代、上海盛大……這些都是在商界叱咤風云的人物。
對于自己的上榜,馬嘉樑說他根本不在乎名次是多少,對外界的評價一概漠然處之,并且告誡他的同事,不要在意外界說什么,因為蘇果不是一個公眾公司。既然上榜了,就說明公眾給蘇果的很多,蘇果人一定要回報。
2002年,改變了蘇果的很多東西。紅籌背景的華潤摻股蘇果直到后來控股蘇果,股本結構的重大變化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蘇果的性質。
而馬嘉樑從最初的堅決抵觸到后來的水流彎轉順其自然,完成了一個從股份制國有企業總經理到職業經理人的轉變。
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馬嘉樑表現出的是另外一種風格:果斷、堅決、甚至殘酷與不近人情。
鐵腕
1999年外資進入南京以后,蘇果有了對手也有了老師。
“勤奮是蘇果人的優勢,與外資企業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管理經驗相比,我們的弱勢是管理。在這一點上,蘇果要變。”對于近期招聘的對象,馬嘉樑鎖定的目標是一批從外資企業里出來的年輕人,平均年齡只有27歲,以夷制夷成為馬嘉樑戰略策略的一部分。
“確實不一樣,他們在外資企業三年學到的東西,等于在國企待6年,一點不夸張。”馬嘉樑面帶焦慮地說,15000名員工包括高層一些領導干部,已經習慣了國有企業的特殊待遇,學習新東西、適應新環境的積極性都正在減退。
于是,馬嘉樑開始了鐵腕治軍的行動。
今年11月25日,馬嘉樑突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停止使用公司車輛接送干部上下班”,5日后堅決執行。這意味著包括馬嘉樑在內的蘇果高管今后只能打車上下班。
馬的理由是“部分干部越權使用總部統一調度的車輛上下班,造成車輛夜間在外滯留,不易管理”。這個決定讓一些干部頗為不滿,一時非議之聲四起。而只有馬嘉樑知道,這樣做至少每年給蘇果省下50萬元的開支。
總部第六次搬遷后,馬嘉樑下發了對于公司7位高管及有關部門的處罰通報,理由是相關人員工作不力,導致遷入新辦公大樓之后,管理工作上的疏忽和混亂,總計罰款14000元。此前3月份,他下發了關于在蘇果營業辦公配送場所禁煙的通知。盡管是一個通知,但對于一天至少兩包煙的馬嘉樑來說,無異是先拿自己開刀。
工資改革則成為馬嘉樑鐵腕行動最重要一招。現在蘇果員工的工資構成是基本工資+績效+特殊獎,完全摒棄了以前各種一項接一項的福利。
建立一套現代工資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工資改革觸動的不僅是領導層的神經,更多的是蘇果員工的神經。“必須要逼著他們改,逼著蘇果改。要讓他們知道,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激發積極性,而之前的工資制度摻雜了太多個人感情,我看中的是他目前的貢獻,而不是他以前做過什么,那些只能代表過去的成績。”
馬嘉樑現在的做法和他個人極強的個性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到現在華潤一直沒有派人進駐蘇果總部,也是基于對馬嘉樑此種做法的認可。
“馬嘉樑從17歲從商到現在,過人的商業天賦讓他幾乎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順利走到職業頂峰。這個過程中培養的自信、強硬,也是馬嘉樑從容淡定的基礎。”熟悉馬嘉樑的人說。
在記者和馬嘉樑的對話里,也感覺到馬嘉樑骨子里的這種特質。記者問及馬嘉樑“印象中有沒有遇到過最困難的事情”?馬嘉樑沉思了一會說,“要做事也要做人,但很多時候,要做事就很難做人,現在罵我的大有人在,希望他們能體會我的苦心。”
較量
“坐在目前的位置上,壓力是有的,但是只要能在危機到來之前成功化解危機,就一定不會栽跟頭。”馬嘉樑說,在企業戰略中制定的那些對策,最重要的是執行,沒有企業的執行力,一切都是零。現在,在外資零售業進駐的壓力下,我們必須要強調執行。
12月11日,中國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但是外資已經在這個日子之前提前完成了在國內的初期布點。南京目前已經有沃爾瑪、麥德龍、家樂福、百安居、歐倍德、好又多等外資零售巨頭進駐。據統計,目前,他們已經在南京占有40%以上的市場份額,對本土商業零售形成威脅,而超市零售業除了蘇果,幾乎沒有任何能抵抗的力量。
在馬嘉樑的眼里,可怕的不是外資,而是外資壓境下的軍心渙散。今年8月份,馬嘉樑正式在媒體面前公布了蘇果下半年的戰略計劃:開始對外資進行蜂窩狀包圍,“無論沃爾瑪的雞蛋價格多低,我們都要比它低一角錢”,“只要我馬嘉樑在蘇果,還在這個位置上一天,南京市場我是寸土不讓。”對于馬嘉樑這樣的血性表露,很多業內人士的評價是:馬嘉樑把自己陷入了一場意義重大的民族商業戰爭的漩渦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馬嘉樑和他的蘇果已經成為民族商業抵抗外資的最后一道防線,雖敗猶榮。
“現在我也在注意淡化個人作用,避免個人作用神化企業。”盡管這樣說,但是馬嘉樑還是經常收到員工的短信,有反映問題的,有祝福的,有發牢騷的。員工對他充滿信任、敬畏,而馬嘉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沒有人可以猜測到。我們只能從他沉思的樣子、望向員工的眼神揣測一二。
12月11日,對于馬嘉樑、對于蘇果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我們無從猜測。也許正如他所說的,“危機到來之前成功化解危機,就是成功”。
他的鐵腕能化解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江南時報》 作者程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