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擴張留后患 小肥羊遭克隆困局
來源:
聯商網
2004-12-27 14:25
假冒餐廳成“小肥羊”最大困擾
“小肥羊”火鍋從1999年創立至今不過短短五年的時,但是已發展到擁有130多家直營店、500多家加盟店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去年被評為中國成長百強企業第一名,今年又以唯一一家餐飲企業的身份入圍了“中國企業500強”。在發展道路上小肥羊一帆風順,但當規模和品牌建立起來之后,小肥羊卻遭遇了克隆困局。
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創始人表示,“目前小肥羊餐飲連鎖遭遇到的最大困擾就是各地不斷涌現出來的假冒小肥羊火鍋店”。據悉,這些假冒的小肥羊店有很多曾經是小肥羊的加盟店,但是這些加盟店在經營過程中為了獲取超額利益,就不遵守小肥羊總部的管理規定,使小肥羊在部分地區的美譽度下降。陜西總代理經營的小肥羊甚至被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查封,給小肥羊的品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加盟合同到期之后,一些不能遵守小肥羊總部產品和服務規范的加盟店,就被總部終止了加盟合同。但一些店長看到小肥羊火鍋有利可圖,繼續違法使用小肥羊的招牌進行經營,這些以假亂真的小肥羊由于其經營和服務品質得不到統一管理和保障,已經嚴重損害了小肥羊的品牌和信譽。
一些看到小肥羊火爆經營場面的火鍋店也悄然把自己的店名改成了小肥羊,該創始人表示:常常打官司的費用要超過賠償的費用,而即使官司贏了,很多敗訴者又拒不賠償,很難執行,加上一些地區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我們的維權就進行得非常困難。
馳名商標為何遭疑義
“小肥羊”被評為馳名商標之后,河北匯特小肥羊餐飲連鎖公司、陜西小肥羊實業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向國家工商總局遞交了“行政復議申請書”,要求撤銷該認定。他們提出的依據是“小肥羊”是餐飲服務行業的通用名稱,而且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企業尚未取得“小肥羊”商標的注冊資格。
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創始人解釋,“小肥羊”并非一些餐飲行業的通稱,內蒙古一些地區牧民把六個月以下的羊稱為羔羊,而并非小肥羊。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是第一個使用“小肥羊”名稱的餐飲企業。對于公司遲遲未能取得注冊商標資格,解釋是小肥羊在1999年創立不久之后就向當地工商局申請注冊“小肥羊”商標,但被工商局以“商標體現了服務內容”而駁回。2001年,商標法修改之后,允許那些體現服務內容但已經使用并產生顯著效果的商標注冊,當時內蒙古小肥羊已經有300多家連鎖店,完全符合商標法要求,因此重新提出注冊,商標局也認可了其注冊請求,但是在之后的3個月公示期內,卻遭到了河北和陜西幾家小肥羊公司的疑義,雙方一直在商標局打官司,所以商標局才遲遲沒有公布結果。河北與陜西小肥羊原來就是內蒙古小肥羊的加盟店,只是在合同到期之后因為二者不符合總部管理和審查規定,才被終止了加盟合同。
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創始人稱目前商標局對“小肥羊”商標的評審已經進入了尾聲,已駁回了那些持疑義者,不久“小肥羊”商標注冊即可生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予內蒙古小肥羊有限公司“馳名商標”的榮譽,已經從一個側面肯定了他們對“小肥羊”商標的所有權。
快速擴張留后患
小肥羊五年時間內在全國建立的連鎖店總數已經超過了麥當勞,這個速度不能不說驚人。之所以選擇這種快速擴張的速度,該創始人表示是為了資金的原始積累。為達到這個目的,小肥羊當初對加盟店的門檻要求很低,加盟費也收得很低,加盟費只有每年5萬元到10萬元,這種政策雖然使小肥羊得以在全國迅速擴張,但也為管理留下了后患。
一些加盟店為了盡量擴大店面效益,就減少使用小肥羊總部提供的優質羊肉,而是摻雜一些從其他渠道進貨的不符合小肥羊用肉規范的低價羊肉,導致小肥羊在部分地區的信譽受損。為此,小肥羊總部嚴下決心,從2002年底開始就停止加盟,全部改為自營。而且張剛表示,為了保證小肥羊的經營品質,小肥羊以后要以自營為主。至于自營所負擔的龐大的資金問題,該創始人表示沒有太大負擔,而且小肥羊目前正在運作在香港的上市,資金問題不用憂慮。
小肥羊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品牌和美譽,該創始人認為這是他們在一些重點城市堅持自營有關。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這五大城市全部是小肥羊的直營店,當初之所以在這些重要的一級城市建立直營店,就是為了在這些重要城市建立小肥羊的品牌和信譽。為維系和保護小肥羊的品牌,決定在目前一些加盟店合同到期之后,停止一批店的加盟資格。
目前,小肥羊已經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依靠總部統一提供羊肉原料和鍋底湯料的方法,小肥羊也突破了中餐連鎖的瓶頸問題,即“標準”問題,但是一鍋“小肥羊”,是否能永遠涮下去?日益發展壯大的“小肥羊”正面臨著新的挑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