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百分之幾百的利潤 洋快餐是否存在暴利
來源:
聯商網
2005-03-14 09:08
市民抱怨:
快餐店賺百分之幾百的暴利
洋快餐自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中國市場,并得到迅猛發展。至今肯德基已開設了1200多家分店,隨后進入中國的麥當勞也有600多個店鋪。
記者日前在下九路麥當勞餐廳發現,此次麥當勞部分產品下降的幅度非常大,開心樂園餐16元下降到15.5元,吉士漢堡由5.2元下降到5元。雙層吉士漢堡和麥香雞由10元下降到8元,成為此次降幅最大的產品。與此同時,小部分產品有0.1至0.5元的上調。
記者在現場看到,最新的價格表受到很多年輕學生的歡迎,“雙層吉士漢堡好抵食,我要一個!”一位身穿校服的男孩對同伴說。然而,家長卻并不認同孩子們的想法。
在芳村做茶葉生意的張女士指著桌上的食品告訴記者:一頓最普通的漢堡包、薯條、汽水至少二三十元。“更離譜的是紅茶,明擺著就是用一個茶包沖上開水,竟要收4.5元!每個茶包批量進貨價估計只是幾毛錢。快餐店賺的是百分之幾百的暴利。”另外,一些在洋快餐工作過的人士也向記者透露,洋快餐在人力成本上花費也不大。“往往聘用一些兼職服務員工,時薪僅3至4元。”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課程資深老師陳碩堅指出,漢堡包在美國普通工人月入2000美元前提下僅售1~3美元,若按這個比例,在中國部分漢堡包賣10元、12元的價格還是過高了。
洋快餐店解釋:
售賣的不僅僅是一個包
盡管如此,洋快餐的經營之道已經令屢遭“滑鐵盧”的中式快餐刮目相看。一家中式快餐連鎖店負責人坦承:“西式快餐的工業化生產,標準化操作,連鎖化經營,科學化管理,令他們得以縱橫天下。當然,一切被打入成本里,最后由消費者來埋單。”
事實上,另一個洋快餐肯德基在去年年底還對中國市場范圍內的1200家店實行了漲價。包括外帶全家桶等產品在內的多個品種價格分別上調0.5元到1元,其中湯類和沙拉類漲幅最大,達12.5%。另外,百勝旗下的另一快餐品牌必勝客的部分產品價格也有上漲。
對外界抱以微詞的價格問題,麥當勞有關負責人斷然否認“暴利”一說,她表示,麥當勞其中一個宗旨就是“物有所值”。在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同時,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等多個部門都承擔著大量的工作。“由此可見,顧客拿到手上的不僅是一個包。快餐業怎會成了暴利行業?”
然而,敏感的價格問題始終是洋快餐內部的焦點。據麥當勞系統內人士透露,麥當勞2003年終于舉起價格利器,在美國推行的“1美元”戰略大獲成功:盡管美國反對“快餐食品”的呼聲不斷,美國麥當勞當年營業額遞增10%,麥當勞從全球新的營銷策略中嘗到甜頭。
業內人士分析,麥當勞此次中國調價行動更多地考慮與肯德基的競爭格局。此次麥當勞除了小部分產品提價外,索性將降價進行到底,顯然是希望薄利多銷。對此,麥當勞上上下下均異口同聲表示,價格調整基于廣泛的市場調研,是總體業務戰略的一部分,“這跟競爭對手或蘇丹紅事件都無關,是長時間市場醞釀的結果”。
專家分析:
降價是價值回歸
對于市民普遍關心的“洋快餐降價后,產品質量是否會縮水”的問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課程資深老師陳碩堅認為,跨國公司因調整價格而調整原料成分的可能性不大。“畢竟,這些產品原本的高價位存在超額的利潤,現在只是壓縮其巨大的利潤空間罷了。”
他認為,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采取價格先揚后抑的戰略已是一個心照不宣的事實。而同樣的做法也被跨國公司作為推出新品牌或新產品時的利器。“價格近期大幅下跌,只是價值回歸,它們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降價空間。”(南方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