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售業態分類看網絡零售
來源:
聯商網
2005-03-07 09:41
新標準有增有減
據了解,在新標準中,按照零售店鋪的結構特點,根據其經營方式、商品結構、服務功能,以及選址、商圈、規模、店堂設施、目標顧客和有無固定營業場所進行分類。從總體上可以分為有店鋪零售業態和無店鋪零售業態兩類。按照零售業態分類原則分為食雜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倉儲會員店、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家居建材店、購物中心、廠家直銷中心、電視購物、郵購、網上商店、自動售貨亭、電話購物等17種業態,并規定了相應的技術條件和經營特點。
有關專家解釋說,新標準借鑒了發達國家對零售業態的劃分方法,對原來的標準進行了修訂和補充。比起原標準,新標準注重了新型業態的分類和定位,尤其是結合電子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在流通領域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國入世的承諾,對五種無店鋪零售業態進行了界定和劃分,拓展了零售業的發展空間。
另有專家指出,近年隨著經濟發展和跨國百貨巨頭加快搶灘國內市場,我國的零售業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式百貨店、糧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逐步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處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貨店;處于增長期的中小型超級市場、專業店、專賣店、便利店等和處于創新期的倉儲式商場、郵購、電視導購和直銷、網上商店等。我國零售業態分類標準的調整,正是這種零售業格局的變化。
無店鋪可以雙贏
業界人士認為,與傳統零售方式相比,在某些領域里,無店鋪銷售一是因采用了新的技術,能降低整個交易成本,從而具有價格優勢,使得商家和消費者雙贏。二是可以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甚至為客戶量身定制,而不必增加太多的成本。三是借助于技術,一定程度上可能減少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在大型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等迅速發展的今天,無店鋪零售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從發展趨勢來說,大賣場、便利店將是主流模式。但無店鋪零售不應被忽略,巨大的市場空間足夠支撐很多優秀企業生存。而且,這個市場將來在整個零售業態中占有很穩固的地位。
對于昆明人來說,無店鋪零售并不陌生,身邊不乏電話銷售、郵購和網上購物的事例。此外,直銷也曾一度發展得很快。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網絡零售發展得很快,隨著網絡的普及通信費用的下降,網絡銷售增長勢頭勢必加快。
昆明商家對無店鋪業態反應淡漠
為了解昆明商家對《零售業態分類》標準的看法,記者走訪了幾家超市。昆明市紅聯超市的一位辦公室人員表示,新標準的出臺無論對商家還是顧客都是有益的,就商家來說,它可以從整體上幫助其調整結構布局,提高競爭力;就顧客來講,它可以方便購物。它的出臺還可以減輕一些原來存在的疑慮,如網上商店的信用度。
盛興超市的一個部門經理說,新標準將會使目前的零售市場秩序更為規范,以盛興自身來說,可以為我們進一步完善區域、結構布局提供有益的參考。記者注意到,在走訪過的幾個商家當中,無人提到新標準的顯著變化——無店鋪零售業態,更遑論對此做出評價。
事實上,無店鋪零售業態只要運作有方,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有人甚至認為,無店鋪銷售其實更適宜個人創業。在昆明,個人要創辦一個略有規模的有形店鋪,起碼要投入5萬元以上,而無店鋪的零售方式,可使個人經營零售業的門檻大大降低,近年網上商店的爆炸式發展,就是最好的例證。
(鄒沐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