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脈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昭志專訪
來源:
聯商網
2006-03-01 09:15

圖為深圳市科脈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昭志先生
2006年3月,由聯商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零售業信息化論壇將在杭州舉行,同步舉行的還有“2005中國零售業信息化IT服務商40強”評選和2005中國零售企業信息化應用情況調查活動,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零售業信息化現狀和發展趨勢,聯商網推出零售業信息化IT高管系列專訪,我們將對國內多位知名零售企業CIO和IT企業高層進行訪談。本期嘉賓為深圳市科脈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昭志先生。
一、行業發展
聯商網:您如何看待目前國內零售業信息化IT軟件服務商的生存狀態和競爭狀況?很多IT企業都在抱怨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生存越來越難,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您覺得他們的發展瓶頸是什么?是市場開拓能力,還是技術研發能力,或是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市場將會如何進一步洗牌?又該如何更好的規范?
曾昭志(以下簡稱曾):對于競爭是必然的,任何行業都一樣。誰沒有準備或沒有競爭意識,就不可能走進這個行業,或很難在零售這個行業生存下去。對于國內零售信息化IT服務商之間的競爭也是“生態平衡”的一種優化,所謂適者生存,科脈早已經適應了零售業的生存環境,這一點是很可貴的。當然,每年都有一批新的準入者,我們歡迎按市場的發展規律良好的發展自己。中國商業在高速發展,無時無刻不在洗牌,我們一直警鐘長鳴!
抱怨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商機只留給那些有準備人的人,我們早在2003年就意識到現在這樣的競爭,故隨時儲備好了我們的“槍支彈藥”,所以談不上生存困難的話題,我們每年都在健步上升!
談到發展瓶頸。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管理、市場或產品,而是人才。科脈從開始到現在,對于人才優化的選擇要求是最高的,所以直到現在有大批 “科脈人”(具備科脈文化、與科脈目標、發展方向、理念等都一致)締造了科脈的今天。與我們的企業文化一致:激情、積極、年輕、富于團隊精神。對于明天,“科脈人”充滿了自信。
聯商網:如何看待外資IT企業加速進入中國?國內軟件與國外軟件相比存在什么差異?您認為未來將會形成怎樣的市場競爭格局?目前也有許多外資IT企業和國內IT企業攜手合作,您覺得今后雙方更多會是在怎樣層面上的合作或是雙方會形成怎樣的分工,是否會形成以外資產品為主導和核心的市場格局?
曾:外資IT企業進入中國是必然的,在21世紀的今天,有這樣一句話:“誰擁有中國市場,誰就擁有全球市場;中國人買什么,什么東西就漲價”。這證明中國市場是非常巨大的。其他行業也一樣,外資IT企業進入中國也需要一個適應階段,本土化并不象說的那樣輕松。
未來局面是合作與共贏,同時科脈也會隨時敞開自己的胸懷,我們歡迎與國外優秀的IT企業攜手合作。局面呢?就像以前家用電器一樣,中國用的很多都是進口的,最終還是中國自主產權的家電占了主導地位,海爾、聯想就是這樣。為什么?因為中國人最了解中國人需要什么,最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軟件企業也是一樣,我想不會出現以外資產品為主導或是核心的市場格局,更多的是合作與共贏。
聯商網:您認為未來兩年內哪些信息技術將會成為市場熱點?貴公司將會在哪些技術方面加強變革和創新?
曾:誰都沒有想到手機在中國發展會這樣快速,具權威機構調查,中國目前有4億人都已經用上了手機,未來趨勢更大,今年3G也將下來。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一種可以讓我們生活變革的手段之一,比如:互聯網技術、短信、未來的3G技術、寬帶網絡技術、移動商務等等。
當然,任何信息技術的出現,也將為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商機,我們將更加關注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產業(零售企業)的提升,還有移動商務、Linux技術,我們今年都將有投入與創新。
二、企業發展
聯商網:能否談談貴公司產品目前和今后的市場定位及發展目標?包括產品價格的定位、服務企業業態和規模的定位等。
在客戶定位上而言,很多人覺得科脈面向的是中低端客戶,價格也相對偏低,但“低價”會往往有給客戶“質量也一般”的主觀印象,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同時隨著更多IT企業對中小企業的日益重視,也在紛紛調整定位和實行產品多元化,科脈會有怎樣的應對策略?
在業態上而言,科脈提供了多業態多元化產品,您覺得各業態之間在軟件應用方面的差異大嗎?是否有考慮側重將某一業態做精做深?
曾:產品化一直是科脈的準確定位與發展目標,可以這樣說吧,在產品化這條道路上,科脈人對零售信息化作出了諸多的探索,當然,我們也取得了預期的成功。據我們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15000多家用戶在使用科脈的產品,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為零售企業提供更多適合中國國情的、簡捷、易用、好用、夠用的軟件產品是我們產品化發展的宗旨。
提到產品多元化,科脈這么多年從未離開過零售流通業,這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們一直在為零售企業做服務。科脈出現適合多業態的軟件產品,這完全是市場的需要。比如,我們已經進入了國內分銷DRP行業。為什么呢?因為有的用戶自身發展需要,原來是一直在做門店零售,但現在又向國內建立分銷渠道,那勢必對信息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解決門店管理,還要解決分銷供應鏈上的管理,目前我們的分銷DRP軟件已經為國內一些集團企業所應用,今年,這股勢頭將會更大,這一點與我們在零售分銷業做精做深的定位是一致的。
聯商網:貴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在哪里?在產品技術上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曾:產品同質化的今天,產品方面自身功能競爭優勢已經不太明顯了。比如,說誰的軟件有這樣功能、其他的軟件沒有,或者說其他軟件不能實現,說這樣的話的人已經很“土”了!現在競爭總結有以下幾點:
A、服務。怎樣提供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不僅僅是技術方面,還有幫助他在管理方面進行提升。
B、增值。就是一個服務商能夠提供一整套產品給用戶,就像購買一套家庭音響一樣,不能從這一家購買一臺電視,從另一家購買一套音響,再從第三家購買一臺DVD,這樣的購買行為很麻煩,服務更麻煩!科脈更關注給用戶提供一整套的增值產品與解決方案。
C、可擴充性。如果一種產品沒有延伸性,即使產品再好,也是不完善的,我們的產品可以由小版本升級到更高版本,由單店升級到連鎖,同時更支持以后多業態經營,完全可以進行無縫的升級,收放自如,這是不容易做的事情。
聯商網:在品牌、價格、產品質量、服務等因素方面,您覺得客戶現在的選擇是更傾向哪方面?貴公司的策略又是什么?如何看待目前軟件服務商之間的價格戰?
曾:我想品牌、價格、產品質量、服務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換成我是用戶的話,我更關注的是產品質量與服務,當然我們都希望自己在這四個方面都能夠做得更出色一些,這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為用戶提供更高性價格比的優質產品,這是科脈一直的優勢,市場已經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在以后的競爭中,這依然是科脈的優勢所在。當然我們反對一切的惡性價格競爭手段,誰在調起惡性價格競爭,意味著誰離死亡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三、客戶需求變化
聯商網:您覺得近兩年國內零售企業對信息化系統的需求有發生怎樣的變化?他們對IT軟件系統的重視程度和投資額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對軟件系統的投資一般能占到零售企業年銷售額的多大比例?
曾:這個問題是兩極分化的。
A、相對成熟的企業,或發展到一定時候信息化手段是一種依賴的企業,類似這樣的企業,對于信息化的投資比例是很大的,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沃爾瑪。
B、剛起步發展的零售企業,資金貯備方面不太足,鄉村夫妻店,或準備投機的零售企業,對信息化重視是很低的,認為那只是擺設而已,也不會充分利用信息化進行管理。這樣的企業國內還是有很大一批的,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這是可以理解的。
C、椐IDC對零售信息化的預測,未來幾年零售商對IT投入每年復合增長的比例大概為16%,所以在此,我對業內同仁說:“大家都將還有機會!”
聯商網:目前IT企業在與零售企業溝通交流過程中存在最大的阻礙是什么?您覺得該如何更好的解決障礙?對零售企業而言,他們在哪些流程環節的技術化改造目前最為迫切?
曾:我認為溝通不是最大的阻礙,相反,我們一直在調整我們的服務觀念,做到主動服務。如果說有阻礙,那就是零售企業對于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夠,這需要時間,這是國情的問題,這是整個行業的現狀。建議零售企業應該重視信息化,在零售企業管理中建立信息化部門是十分重要的,但許多老板認為這個部門是可有可無的。
聯商網:零售業的規�;�、集中化趨勢加快,您認為對IT企業會有怎樣的影響?目前有些大型零售企業的IT企業采取自主開發的方式,您覺得這會是一個趨勢嗎?
曾:這沒有什么值得擔心的,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很適合的說法:企業為了喝一杯牛奶,愿意去養一群牛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