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則:充分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的重要作用
來源:
聯商網
2006-05-14 11:00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博導 宋則
“十一五”時期中國面臨的重大主題都同充分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有關,而發揮這種影響力對于帶動第二產業、反哺第一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有利于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和流程,增進農民收入和消費,而且將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結合重大主題,深入研究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
1、“現代流通服務業”是傳統商業的現代表述
2、結合重大主題,深入研究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壯大現代流通服務業最強的針對性和最大的社會價值在于,有望實現“十一五”時期創造性地貫徹中央一系列戰略意圖,突破存量困擾,切實解決國民經濟存量中潛存的“結構扭曲、流程紊亂、高耗低效、消費瓶頸、信用缺失”五個老大難問題,從而帶來數萬億元的巨額社會、經濟效益。因此,不僅具有長期的戰略意義,更有立竿見影的近期效果。
根據我們的測算,在未來5-10年,從市場、流通入手,實施優化結構、優化流程、節能降耗、增進消費、突破存量困擾的相關舉措,潛力巨大,前景可觀,可望從經濟存量中斬獲至少“5-6萬億元”的巨額經濟實效,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結構和流程發生重大積極變化。
為了有效化解存量,把科學發展觀具體落實到市場、流通領域,需要建立動態化的“新財富觀”。
活躍的經濟也應當是充滿動感的經濟。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巨大影響力就在于它增強了國民經濟的流動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以各種形式表現出的“財富的沉淀和靜止、資源的閑置和浪費”,低成本地突破“存量困擾”,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概括而言,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具有“雙優”的本質和功能。
注重把理論主張轉化為政策思路和行動方案,推動中央主管部門盡快出臺與此相關、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行動計劃。即:要把強化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同中國面臨的重大主題緊密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其突破存量困擾,提升第二產業的能力;培育農村市場、反哺第一產業的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和優化經濟流程的能力。
二、充分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帶動工業經濟的影響力,突破工業存量困擾,優化結構、優化流程
1、切實扼制增量、盤活存量事關十一五規劃成��;
經驗和研究顯示,“十一五”時期中國面臨的所有重大主題都與不斷累積、亂象叢生、質量不高、且繞不過去的經濟存量困擾有關。
2、存量困擾在第二產業顯得尤其突出;
3、開展以市場化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優化行動;
重化工業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最保守的估計,也在2萬億元以上,且問責無門。以往的宏觀政策實施效果已經證明,總量調控歷來是政府的強項、市場的弱項,而結構調整歷來是市場的強項、政府的弱項。追溯我國經濟結構扭曲的原因,原本是政府與市場的角色顛倒所致,是政府弱項阻礙了市場強項之過,而絕不是有人指責的所謂“市場之過”。
在從排斥市場體制向依靠市場體制轉變的過程中,中國同一般市場經濟國家的最大區別在于現代流通服務業和市場體系這一傳導產業、傳導機制的嚴重缺失;在此背景下,最應當警惕的是由政府越位、壟斷集團操控、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監督員“四位一體”所導致的“市場變異”或“偽市場調節”。
為此,應當從三個方面著手調整政策實施的方向和力度。
第一、我國的結構調整要從政府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轉變,加快培育現代市場體系,壯大現代流通服務業應當作為新時期結構調整的主導思想。
第二,在依靠通常的財政、貨幣政策求解中國難題的同時,更應該強化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和市場體系的疏導、中介功能。
第三,要鼓勵流現代通服務業向第一、第二產業滲透,緊密結合當代重大主題,提供化解系統風險、消除“跑冒滴漏”的周到服務。
4、開展以信息化為主導的流程優化行動;
保守估計,通過加快經濟節奏,提高資本周轉速度,我國全社會工業企業可節省至少10000億元的流動資本。為了促進中國工業領域的流程優化,充分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需要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要努力促成國民經濟實現“第三個轉變”。
第二,在新財富觀指導下,歷來比較重視周轉速度和流通成本的現代流通服務業,包括現代批發業、零售業和物流業要發揮市場中介的影響力,主動介入工業和工業品流程的優化整合,實現“三個改變”。即一要改變工業品流通渠道行政化、孤島化,商業資源各起爐灶、重復建設,信息傳遞受阻,貨不對路,產、供、銷脫節,脫銷積壓并存,流程支離破碎,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局面;二要改變我國原有的高度集中、條塊分割、縱向管理的工業經濟體制,把制造業從一個個非市場化的封閉型車間孤島中釋放出來,真正變成市場主體;三要改變我國工業企業在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無渠道、無品牌、無訂單、無技術,處處受制于人、勉強微利經營甚至虧損經營的狀況。
第三,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要關注非主流工業經濟的流程優化,以批發商的培育為重點,規范、發展、改造、提升有中國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場。
第四,流程優化的前提是利益關系的優化調整。
5、開展以物流合理化為主導的節能降耗行動。
在現階段,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就可節能降耗1600億元以上;在此基礎上,如果我國能達到當前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平均水平(10-12%),則每年可節約物流成本14000-16000億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將快速發展我國現代物流業、推行物流合理化、高效化納入節能降耗、提高國民經濟質量的“總盤子”,“十一五”期間要明確將社會物流資源優化整合、工業企業物流績效改善作為主攻方向。
第二,要積極穩妥地發展第三方物流市場,防止重復建設。
第三,改革物流體制,降低跑空率。
第四,加強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性工作。
三、充分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反哺第一產業的影響力,培育農業市場化基礎,增加收入、促進消費
1、現代流通業要促成農村經濟微觀基礎的成長
2、構建城鄉一體化交換體系和現代流通服務體系是重中之重
將農村市場作為建立商品暢銷體系和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的啟動點,不僅可以大大緩解工業品滯銷積壓,而且可同時緩解農產品的滯銷積壓,從而把“全局搞活”。
3、充分發揮現代流通服務業的影響力,切實使“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有效實現形式。
一是提高農民的參與度。
二是提高現代流通服務業企業的參與度。
三是提高“良性循環”度。
四是提高政府的扶持度。
五是提高內涵的擴展度。
六是提高渠道資源整合度。
�。�聯商網上海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