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導購員的五項基本職責
來源:
周時國
2007-11-29 16:34
整理貨品
整理貨品是書店導購員最基本的工作內容,包括以下5個方面:
(1)上架:將新到貨的圖書根據圖書類別、開本大小、厚薄、復本量、圖書的內容特點等安排上架,進行適當的擺放展示,做到三個方便:方便看見、方便選購、方便拿取。
(2)整理:在營業過程中隨時檢查賣場書架上圖書擺放展示的情況,將被顧客放亂的圖書整理歸位,使之整齊有序。
(3)補缺:查看架上圖書的銷售情況,對已經售缺的圖書品種及時補充上架。發現常銷、暢銷圖書庫存數量不足,及時提出配貨建議。
(4)找書:當顧客詢問查找圖書時,如果書店有庫存,幫顧客找出需要的圖書。
(5)流轉:按照一般的情況,一本圖書自進書店開始就應該有一個“行走”流程,比如,新書進店的第1周,擺放在新書展臺,第2周擺放在暢銷書展臺,第3周到第8周擺放在分類架的黃金位置,第9周到12周擺放在次黃金位置,第13周到15周擺放在特價柜,特價柜再擺放兩周,如果還銷售不出去就可以考慮清退。一本書在不同的銷售時段應該在不同的位置,既保證了每本書都有相同的展示銷售機會,也使書店的圖書管理有規律可循。雖然一本書可能每個環節都有銷售,但那些沒有銷售出去的,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流程走,因此導購員要把這些圖書搬動移位,讓這些圖書“行走”。
在以上這些過程中,還要注意基本技巧,擺放展示圖書時考慮以下幾個因素:書的體積、作者因素、單本和系列、暢銷和一般、具體位置、圖書裝幀設計的視覺影響、促銷意識等。
圖書導購
圖書導購是書店導購員最基本的職責,書店導購員就是要為顧客推薦合適的圖書,為圖書尋找對應的顧客。
如何才能做到這兩點呢?我認為除了要具備圖書的基本知識外,還必須把握兩點:了解你的讀者,了解你的產品。也就是說,導購員首先要大致了解自己負責區域的每一本書的內容和具體賣點,這樣才能知道哪類讀者需要這些書,做到有針對性地導購。其次,導購員還必須盡可能了解讀者的閱讀愛好和購書目的,甚至了解他們的學歷、工作單位、經濟水平等,了解得越多,推薦圖書的針對性也就越強,越容易取得成功。
而了解讀者的方式之一,就是發展他們成為書店的會員。我們可以通過顧客填寫的登記表初步了解顧客的基本情況,之后還可以通過查看顧客的購書歷史記錄,了解該顧客的閱讀情況。沒有實行會員制的書店可以通過和顧客交流的方式進行了解。
發展會員
很多書店都會通過會員制的運作方式,將會員俱樂部和書店有機結合,形成互動。因為會員是書店相對穩定的讀者,所以會員數量的多少和一個書店銷售業績的好壞是成正比的。會員的發展工作,需要每一個導購員去完成,因此導購員需要給讀者講解有關的會員制度,讓讀者了解,并使其成為書店的會員。
與顧客交流
與顧客交流的目的有四點:一是為了和顧客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二是通過溝通交流了解顧客的閱讀興趣、購書特點等,以便為顧客提供購書指導;三是了解收集相關的信息,從而篩選發掘那些對書店經營有用的信息;四是可以聽取顧客對書店的建議,得到的好建議越多,對書店的經營越有利。
防損防盜
開書店最頭痛的事就是圖書的破損和丟失。如何防止和杜絕破損與丟書直接關系到書店盈虧。因此,防損防盜是書店的一項常規工作。僅靠建立相關的防損防盜制度是不夠的,更多的還必須依靠導購員在營業過程中時時刻刻的監督。
防損:發現顧客有不當的行為,可能造成損壞圖書時,要及時提醒其改正;對裝幀設計異形如封面有挖孔等的圖書,應該主動幫顧客拿取,并告訴顧客如何放還原。特別是兒童類的立體圖書,極容易損壞,更是防范的重點,需要導購員主動給顧客講解翻閱的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圖書破損。
防盜:在營業過程中,導購員不要離開自己負責的圖書區域。如遇到顧客詢問非本區域的圖書時,只要給顧客指引即可,不要離開本區域而帶顧客到其他區域。對本區域的重點圖書、暢銷圖書、高碼洋的精致圖書要時刻關注,隨時檢查。顧客拿走閱讀的,應跟進,一旦顧客看完而沒有購買的,要及時收回。遇到這些圖書架上有缺,要立即了解圖書的去向,隨時掌握這些圖書的動態。遇到可疑人員,要提高警惕,可以采取主動打招呼并和他交流的方式接近,使其放棄不良動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