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區域性連鎖藥店還是全國性連鎖藥店?
一、中國目前還沒有全國意義上的連鎖,但很快會出現。
中國的連鎖藥店目前嚴格的說中國目前還沒有全國性連鎖,只有跨省區域性連鎖和省內連鎖的區別,因為無論從門店數量、分布區域、單店營業額等方面都無法和美國日本的全國性連鎖藥店相比。目前跨區較多的有海王、國大、老百姓、開心人、中聯、益豐等。還有一些連鎖藥店只在周邊兩三個省跨區域經營而已。
全國性連鎖是連鎖藥店行業競爭導致的集中度提高的必然現象。我個人認為,目前一段時期內這是連鎖藥店行業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但如果不同類型定位的連鎖藥店要進一步成為具有特色定位的連鎖藥店行業龍頭,想要發展壯大,就又不得不走向全國,因此也可以把區域性連鎖藥店和全國性連鎖理解為連鎖藥店發展的不同階段。但偏居一隅只做地頭蛇型或者獨特定位的中小連鎖藥店肯定會永遠長期存在下去。
由于上市和資本的介入,中國連鎖藥店進一步加快擴張并購有了最近保證,因此市場集中度提高將加快,真正意義上的全國連鎖將在三年內出現。筆者認為的全國性連鎖是在絕大多數省的2-3個城市有分店,銷售規模達到50億元以上,全國統一配送,門店總數在5000家以上的連鎖藥店。
二、連鎖藥店怎樣做區域龍頭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的連鎖藥店,占絕對大多數是不適合走出自己具有良好地政關系的發源地走向全國的,而適合在自己的區域來先強做,后慢慢做大。現在絕大多數連鎖藥店首先在當地做強做大,在當地取得老大地位。假如在自己的區域內遇到瓶頸,首先應該在本省內或者半徑較近的范圍內先擴張,也可進行不同業態的探索,比如廣西梧州市百姓大藥房,就在多元化、大賣場、藥妝店、管理升級、開店模式方面、縣級市場擴張方面進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成為梧州地區的龍頭企業。
三、需具備哪些條件后才可成為全國性連鎖藥店
筆者認為必須具有以下三大條件:
一是供應鏈問題:涉及物流配送能力問題,目前幾乎所有連鎖藥店的總部聯合采購由于工業企業的分區域管理而面臨難題,而保持六統一就需要物流配送能力;如果配送能力不具備,則地采人員的采購能力就是一大問題;
二是管理和文化輸出的問題,必須具有各種管理體制、制度、技術、人才的復制、培訓和人才儲備及外派人員的能力,或者管理輸出和文化輸出能力才能擴張,否則無論自建還是并購,都難以成功。
三是在異地擴張的連鎖藥店和當地連鎖藥店的競爭策略定位和差異化問題。當地如有強勢連鎖,你收購或者自建另外一家連鎖藥店后,必須考慮以什么策略和對手競爭。
比如中聯在外地擴張,其制度能很到位的拷貝和建立起來。因此就容易成功。
四、不能輸出管理、文化、贏利模式,無法做到六統一是難以擴張的主因
走向全國進行擴張是少數幾個大連鎖藥店企業的游戲,目前醫藥產業鏈上,連鎖藥店是最難受的環節,是最市場化,也是競爭最激烈的環節,是利潤的谷底,在自己區域內活下來已經不容易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的絕大多數連鎖藥店還只能在自己的城市或者本省內發展,這是目前市場容量、宏觀競爭環境、政策限制、物流發展水平、人才缺乏等條件決定的。我對所謂全國性連鎖那一天才能做到全國范圍內真正的“六統一”或者更多的統一不是很樂觀。建議這些連鎖藥店放慢在全國范圍內擴張的步伐。對于不能輸出贏利模式和管理即人才的連鎖藥店,建議只在本地做強做大。
五、進行全國性的擴張之前,還必須先解決好五大問題
第一:定位問題。你的特色、差異化的定位是什么?全國目前沒有那個地方缺乏藥店,缺的是有特色競爭力、贏利能力強的藥店。比如屈臣氏是個人護理用品專業藥店,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康是美是國內首家定位準確的藥妝店。
第二:品牌形象問題。連鎖藥店必須自己樹立自己的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后才是發展自有品牌。否則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第三:打造有別于其它連鎖藥店的贏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而不是一味向上游供應商要利潤。
第四:解決管理和文化輸出問題,否則并購也將是不成功,會拖垮一個企業。
第五:解決好物流和信息流老大問題,沒解決好之前也要謹慎行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