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國美、蘇寧的渠道壟斷
如果說在某個地方看到麥當勞,在它不遠之處,90%以上的概率可以看到肯德基。而說到購買家電,在市級城市都可以看到國美和蘇寧總是形影相隨,后來隨著兩家的聯姻,搜狐財經頻道指出,新國美集團正式掛牌,“家電連鎖業寡頭時代來臨”。新國美集團擁有國美、永樂、鵬潤電器三個家電連鎖品牌,員工接近20萬,家電連鎖門店達到900家。
于是,國美和永樂原先的斗爭矛頭開始轉換了方向,一致對付蘇寧,聯手不久的國美與永樂向蘇寧頻下狠手,據民間消息稱,國美與永樂曾傳達給供應商的“美樂電器四不精神”,即“不參與蘇寧聯合報紙廣告、不參與蘇寧聯合促銷、不參與蘇寧戶外活動、不參與蘇寧任何開業活動”。
“美蘇”之爭從潛在到公開,這是一種歷史也是一種必然!從今天國美的霸氣到蘇寧的“寧死不屈”,都說明了各自都存在著一定的競爭實力。蘇寧總裁孫為民也認為蘇寧和國美雙方“基因”不同,不存在合并的可能。于是,家電行業的雙寡頭時代真正來臨了,國美和蘇寧壟斷了家電行業的渠道。
回歸到我們的主題,如何應對國美、蘇寧的渠道壟斷?其實這里是缺了一個省略掉的主語,一成含義是家電生產商應如何來應對。
在渠道為王的今天,生產企業對這些大型賣場既恨又怕,怕的成份占多數。從進場費到條碼費,從管理費到店慶費,品目眾多、頻率不斷,讓經銷商和家電廠家不堪忍受。
隨著家電連鎖巨頭國美、蘇寧銷售渠道話語權的日益集中,家電廠家也正在努力尋求著更多的生存空間。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格力、志高、美的、TCL、創維等知名家電廠商紛紛自建銷售渠道而逃離大賣場,格蘭仕也宣布將在全國的14個主要地區建立分公司,大規模地推動其在全國自營門店的建設。這是因為在銷售渠道日益被國美、蘇寧所“壟斷”的今天,家電企業變得日益被動,自建渠道成為眾多家電企業的無奈選擇。
除了以上的自建渠道的選擇外,家電廠家要真正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開展家電企業高層之間定期的圓桌會議,尋求橫向的聯合,形成同一個聲音,與兩大寡頭抗衡。如果說自建渠道是無奈之舉,真正意義上的圓桌會議則是理所當然和迫在眉睫。
蘇寧和國美緊緊掌控了城市市場,那么農村市場則留給了家電廠家和經銷商更多地發展機會和空間。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農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家電再也不是過去只有城里人才買得起的大部件。在農村市場上動動腦筋,農民市場顯著的消費特點是從眾性,如果在農村市場中以村或者鎮為單位設立意見領袖作為離散式的經銷商,以意見領袖推薦登記式分批式團購形來開展銷售工作,這也是一條可以嘗試的家電銷售的農村之路,雖然有經銷商在某些地方也曾這么做過,但沒有把它系統化、制度化和全面化。
上面說到的家電廠家該如何應對國美和蘇寧的渠道壟斷,那么,作為終端消費者,又該如何應對呢?是不是消費者只能眼巴巴等著國美和蘇寧打響價格戰,坐收漁翁之利?如果他們形成了地下默契,形成了統一戰線,消費者就只能默默接受這一現實?事實上也并非如此,在一些大中城市,隨著網絡的普及,“湊份子團購”的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比如上海就出現了拼購網。而在北京的一些新型小區,社區在網絡的連接下變得更加緊密,社區成員緊密聯系,按照他們的需求統計出所需產品,然后集中采購,目前在其它城市也出現了這類大大小小的采集網站。
最后,也想給處于渠道壟斷地位的國美、蘇寧提點忠告,一方面只有真正加強了服務讓利給消費者,做到以消費者為王,另一方面,減少對家電廠家和經銷商的壓榨,籠絡他們,不要讓他們產生逃離思想,做到以供貨商為王。也只有這兩條腿一起走,才能長期立于不敗之地,也才能贏得和百思買這樣的外來國際巨頭競爭的勝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