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藥店顧客滿意地離開
來源:
胡品福
2008-11-11 09:47
渥道夫受雇于一家超市,擔任收款員。有一天,他與一位中年婦女發生了爭執。
“小伙子,我已將50元美金交給您了。”中年婦女說。
“尊敬的女士,”渥道夫說,“我并沒收到您給我的50元美金呀!”
中年婦女有點生氣了。渥道夫及時地說:“我們超市有自動監視設備,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現場錄像吧?這樣,誰是誰非就很清楚了。”
中年婦女跟著他去了。錄像表明:當中年婦女把50元美金放到桌子上時,前面一位顧客順手牽羊給拿走了。而這一情況,中年婦女、渥道夫以及超市保安人員都沒注意到。中年婦女說話的聲音有點顫抖:“你們的管理存在欠缺,讓我受到了屈辱,我不會再到這個讓我倒霉的超市來購買商品了。”說完,她氣沖沖地走了。
超市總經理吉拉德在當天就獲悉了這一事件,并當即作出了辭退渥道夫的決定。一些部門經理,還有超市員工都找吉拉德為渥道夫說情甚至鳴不平,但吉拉德的意志很堅決。
渥道夫很委屈,吉拉德找他談話:“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因為我要辭退你,有些人還說我不盡人情。”
吉拉德走過去,和渥道夫坐在一起,說:“我想請你回答幾個問題:那位婦女做出此舉是故意的嗎?她是不是一個無賴?”
渥道夫說:“不是。”
吉拉德說:“她被我們超市人員當作一個無賴請到保安監視室里看錄像,是不是讓她的心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還有,她內心不快,會不會向她的家人、親朋訴說?她的親人、好友聽到她的訴說后,會不會對我們超市也產生反感心理?”
面對一系列的提問,渥道夫都一一說“是”。
吉拉德說:“那位中年婦女會不會再來我們超市購買商品?像我們這樣的超市在這座城市有很多,凡是知道那位中年婦女遭遇的人還會不會來我們超市購買商品?”
渥道夫說:“不會。”
“問題就在這里。”吉拉德遞給渥道夫一個計算器,然后說,“據專家測算,每位顧客的身后大約有250名親朋好友,而這些人又有同樣多的各種關系。商家得罪一名顧客,將會失去幾十名、數百名甚至更多的潛在顧客,而善待每位顧客,則會產生同樣大的正效應。假設一個人每周到商店購買20美元的商品,那么,氣走一個顧客,這個商店在一年之中會有多少損失呢?”
渥道夫臉紅了,真誠地對吉拉德說道:“通過與您談心,我明白了您為什么要辭退我,我擁護您的決定。可是我還有一個疑問,就是遇到這樣的事件,我應該怎樣處理呢?”
吉拉德說:“很簡單,你只要改變一下說話方式即可。你可以這樣說:‘尊敬的女士,我忘了把您交給我的錢放到哪里去了,我們一起去看一下錄像好嗎?’你把‘過錯’攬到自己身上,就不會傷害她的自尊心。在清楚事實真相后,你還應該安慰她、幫助她。要知道,我們是依賴顧客生存的商店,不是明辨是非的法庭呀。怎樣與顧客打交道,是我們永遠面臨的重要課題!”
渥道夫無限感慨地離開了吉拉德和他領導的這家超市。后來,他籌集了一些資金,干起了旅館事業。10年時間過去了,吉拉德、渥道夫都已擁有了上億美元的個人資產。一次聚會上,渥道夫和吉拉德不期而遇。他緊握著吉拉德的雙手說:“感謝您傳授給我一個寶貴的經營訣竅,它使得我取得今天的成績。”
吉拉德說:“你說這,讓我感到迷惑了。我好像沒有向你傳授什么要訣。”
渥道夫說:“您說要讓每一個顧客滿意地離開商家。”
吉拉德說:“你真是一位聰慧的人,要知道這可是我的經營秘訣——秘不可傳呀!”
點評
在藥店經營中,顧客和店員之間難免會發生誤會,而妥善處理好這些誤會,將會留住和爭取到更多顧客。許多時候,藥店店員會站在自身的角度和立場去分析、解決問題,特別是在藥店方沒有過錯的時候,店員會更加理直氣壯。其實,如果商家能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體會顧客的想法、感受與需要,誤會就會迎刃而解。因此,從顧客角度看問題,像顧客一樣思考,讓每一個顧客滿意地離開藥店,這就是讓顧客滿意的秘訣。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