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書店網絡生存攻略:付款方式 簡單,再簡單
來源:
徐智明
2008-11-11 10:27
這現代生活,到底是讓人更簡單還是更麻煩?偏偏和衣食住行相關的一切,不花點工夫,就會時不時地添點大麻煩。也因此,凡能讓一個消費者省時省力的購物方式,我們都舉雙手歡迎,凡能讓消費者感到簡單的舉措,我們都不遺余力,比如網上書店能不斷地為讀者提供更簡單更方便的付款方式。
開店十年以上的書店,大概都有過傳統的郵購經驗:先通過郵寄的書目或者其他方式,讓讀者知道你有他所需要的書,然后讀者通過郵局匯款,書店收到款之后,通過郵局掛號把書發給讀者。這個過程中,讀者需要做什么呢?先是跑一趟郵局,填寫匯款單,把現金變成一張紙,然后等著這張紙千里迢迢地經過郵局內部無數個環節,大約一周后被投遞到書店,然后再等著書店發出來的書和那張匯款單一樣旅行一圈,到自己手里。如果不那么幸運,可能還要多做兩件事:寫一封信或者發個傳真,告訴書店自己要什么書,因為匯款單的附言有字數限制,常常寫不下三五本書;自己再跑趟郵局,把好不容易寄到的書拿回來,因為投遞給你的常常是一張包裹單而不是一包書。
龍之媒就是這樣做了好幾年,終于等來了銀行卡的普及,然后開始大力推薦讀者用銀行匯款。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銀行有好多家,郵局只有一家,銀行網點一定多于郵局網點,顧客可以不用跑太遠的路;二是銀行的匯款單不需要做長距離的物理旅行,到款速度會快得多,至少能讓顧客早幾天拿到書。顧客倒是很歡迎,不論是企業賬戶還是銀行卡,到款量都迅速增加,與之相伴的就是郵局匯款單的銳減。
但沒過多久就發現,其實去銀行也不是件輕松的事,銀行柜臺上那幾塊糖和可以不花錢喝到的水,根本沒辦法消除越來越忙碌的人們等上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的焦躁不安。為了不再讓讀者跑路和等待,近兩年,龍之媒用上了以前被認為不太安全的在線支付。安全性問題暫且不說,在線支付的好處確實顯而易見:顧客不用再出門,敲幾個確認鍵,就能馬上看到自己的訂單變成“已經付清”的狀態,然后就可以等著訂好的書被快遞或者郵寄上門了。與由郵局匯款轉向銀行匯款時完全相同的情況再次出現:來自在線支付的到款,迅速超過了傳統的銀行匯款。
一年前,龍之媒向當當、卓越亞馬遜學習,推出了貨到付款業務。與快遞物流相結合的貨到付款,對一些不太愿意使用在線支付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更好的付款方案:不跑路,不排隊,不用抄賬號,不用寫匯款單,更不用擔心付出款收不到貨。不出所料,這種簡單的購物方式很受歡迎。
今年6月,龍之媒又簽約了支付寶的商家服務,把支付寶付款集成到龍之媒網站的購物流程中。支付寶的付款流程倒未必比其他形式的在線支付簡單,但具有競爭力的是它不斷增加的用戶數量和它獨有的、更照顧消費者利益的“擔保交易”付款方式。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有句名言:當我們無法做出決定時,就問問自己顧客喜歡怎么樣。自然,每增加一種新的付款方式,都會帶來內部作業的變化,與顧客要做的事越來越少相對的是自己要做的事情會比原來多。這也是一種能量守恒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