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進軍電視購物是一把“雙刃劍”
電視購物問題多多
據艾瑞咨詢統計,去年全國電視購物類廣告的投放量高達500億元,每天在各地電視臺的廣告投放時間超過3000分鐘。而與火爆的播出場景相對應,電視直銷產品的投訴率一直居高不下。在2006年和2007年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消費投訴分析中,電視購物都是“重災區”。
北京市消協11月6日發布了對全國各衛星電視臺北京落地播出的電視購物廣告所進行的為期3個月的調查及專家點評意見,認為電視購物行業成為投訴熱點難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電視購物的廣告存在誤導、失實等九大問題:一是違反相關部門規定,宣傳禁播商品;二是涉嫌違反法律規定,使用絕對性語言表述。絕對性用語是不科學、不嚴密的廣告用語,為廣告法所禁止;三是涉嫌違反相關禁止性規定,其中以化妝品廣告最為突出;四是貶低其他商品和品質,抬高自身產品的形象;五是夸大產品性能、效用,對消費者有較明顯的誤導性;六是炒作產品概念,極易使消費者產生歧義;七是產品性能缺乏有效性、真實性的驗證;八是表述相互抄襲,以飾品類最為突出;九是大部分電視購物廣告無生產、經銷企業的廠名、廠址。若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無法找到真正的經營者,為日后維權人為設置障礙。另外,一些電視購物公司還以出售客戶資料方式牟利。
電視購物并非“錢”途無量
根據易觀國際近期發布的《中國電視購物市場專題報告2008》顯示,2007年中國電視購物市場規模達70億元,較2006年增長55.6%。雖然電視購物市場規模逐年擴大,但是電視購物公司的日子普遍不好過——國內兩大電視購物巨頭橡果國際和七星購物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玻埃埃纺辏翟拢橙,橡果國際成功登陸紐交所,并受到熱烈追捧,上市首日股價報收于21.50美元,較IPO發行價上漲6美元,漲幅達到38.7%。其后,其股價仍一路攀升,最高達到30.08美元。但由于業績不理想,8月20日,橡果國際發布的財報顯示其今年二季度虧損631萬美元,橡果國際股價持續下跌。11月14日,橡果股價報收于2.55美元,較IPO發行價下跌了近13美元,市值縮水高達83.8%。
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另一家電視購物平臺七星購物,去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還達到4.14億港元,凈利潤為4329萬港元。但七星購物發布的2007年年報竟然顯示其去年出現了3.8億港元的巨虧。進入2008年后,七星購物的虧損仍在繼續——今年上半年,其虧損額達6666.6萬港元。
七星購物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對于電視購物公司來說,最寶貴的不是產品,而是媒體資源。這幾年隨著大量資金投入電視購物行業,整個行業競爭加劇,電視臺的廣告時段成為緊缺資源。這讓電視購物公司的購買廣告時段的成本上升了3到5倍。橡果國際2007年第二季度購買廣告時段的費用為1640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電視購物公司購買廣告時段費用上升的情況仍在繼續。
國美進軍電視購物是“雙刃劍”
由于家電賣場銷售增速放緩國美電器掌門人黃光裕將目光投向了電視購物行業——國美欲投資10億元進軍電視購物。“在家電連鎖渠道銷售放緩、門店效益不佳的情況下國美正尋求新興渠道。”國美一位高層人士表示。
除了國美,不少家電廠商也試圖通過電視購物銷售產品。據記者了解,目前聯想、惠普等多家PC廠商已與湖南快樂購、上海東方CJ等簽署了合作協議;聯想、西門子、松下、東芝等成為CCTV中視購物的供應商;海爾電腦則通過定制機型與一些省級電視臺進行電視購物合作?梢哉f,國內外PC主流廠商都已在搶攻電視購物。
國美在線有限公司總裁鄭吉崇表示大型零售企業介入線上購物將是一個趨勢。國美電器擁有1300家門店以及全國范圍內的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國美進軍電視購物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優勢。“我們鼓勵更多大型零售企業進入電視購物行業”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委員會會長助理周亮表示國美電器進入電視購物經營對于目前不太規范的電視購物行業將有良性引導作用。
但國美進軍電視購物也面臨諸多困難。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國美的此次嘗試,對實體店是一種補充。雖然電視購物市場空間大,但市場誠信度較差,經營風險較大。央視索福瑞副總經理鄭維東也指出,中國電視購物還算是起步水平,目前電視購物面臨著信任危機,“電視購物產業規模達到百億元,但是還面臨許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信任危機。央視發布的《2008-2009中國電視購物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僅有17.65%的觀眾信任電視購物”。
同時,國美還將面臨激烈的競爭——10月31日,同方股份發布公告稱,將斥資1950 萬美元參持電視購物公司東方CJ25%的股權。
。ㄍㄐ判畔 記者廖慶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