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負面營銷”名揚全球地獄比薩(Hell Pizza)
同樣是賣pizza的,營銷手法大不同。TiVo在美國剛推出達美樂完整訂購服務,它是走“大路”,而紐西蘭有一家比薩連鎖店叫“Hell Pizza”,聽名字就知道它是走“酷”路線,想吸引一些年輕消費者的購買,這間“地獄比薩”則擅長走小路。
Hell Pizza上周傳出一個八卦新聞,據說總公司對全國的店長發布一則指示,從今天起,比薩底部的cheese少放20%~25%,比薩頂部的cheese少放10~20%,然后香菇、雞肉與菠蘿都少放10~20%。指示里頭還提醒所有店長:“因為,我們并未準備任何營銷計劃伴隨這則通知,所以,千萬不能讓顧客知道這件事!”
愈不能說的秘密,愈有人會跳出來說,也愈有人想湊一只耳朵過去聽。
他們真的“沒有準備營銷計劃”嗎?說不定,這就是他們的營銷計劃!
這起“減量通知”事件之所以傳到外界,當然是因為有店長口風不緊,但,最后“踢爆”這件事的人似乎并不是店長,而是這些店長以前的東家:“Hell Systems”,這家公司已將地獄比薩在紐西蘭整個連鎖經營權賣給一間叫TPF的餐廳連鎖經營公司,這次的“減量通知”是新東家TPF所下的,而“Hell Systems”賣掉紐西蘭的經營權后,自己仍繼續在全球各處拓展生意,這次主要是“Hell Systems”跳出來抗議:“地獄比薩在全球都有同一個標準,不能這樣搞!”
抗議聲浪下,TPF在上周決定將“減量通知”撤消,一切食材回復到原來的水平!
這個事件顯然并不是從地獄比薩連鎖店疑似“營銷”的第一例,若將其他案例也括進來,我們可以發現,地獄比薩可能是目前全球最會搞「負面營銷」的公司之一,至少,它來自紐西蘭是個這么小的地方,它的營銷活動,卻每次都“紅”到國外去!
還記得之前有一個24歲的紐西蘭少年,說要在當地最大的拍賣網站TradeMe賣掉自己的“靈魂”嗎?這則消息已先傳遍了全世界,后來共吸引了100多個人真的出價,最后出到3799美元(臺幣10萬元)想買下這位少年的靈魂。然后,因為太受爭議,這則拍賣被強迫下架,少年的靈魂也沒賣成,但不久后,“地獄比薩”主動跑去跟那個少年談,據說出了3800美元,順利的在今年七月,“買下”了少年的靈魂。這則新聞再次轟動世界,還名正言順的上了CNN。
記者當然都會問,“請問地獄比薩為什么要買下這位青年的靈魂?”
地獄比薩回答:“這只靈魂,屬于‘地獄’所有。沒有其它地方比‘地獄’更適合它的了。”(The soul belongs to Hell. There is simply no better place for it.) 品牌印象,瞬間植入觀眾的腦中!
然后地獄比薩還暗示,他們打算讓這名少年的靈魂永遠的留在“虛擬世界“中,我猜,就是要讓他代言未來所有的在線廣告,這名少年肯定也是未來最佳的廣告素材了。現在我們甚至想懷疑,這名少年當初“賣靈魂“的點子,是否根本就是地獄比薩營銷部門幫他做的?
此外,這家Pizza店也剛在今年的萬圣節,推出一則在線廣告。這則廣告里面,看到幾個去世的名人在墳墓里大跳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舞(可能是要呼應它是“地獄比薩”的訴求)。原本是還ok的事件,但問題是,這些名人都是“剛剛才去世的”,家人還在療傷中。其中一位名人是Sir Edmund Hillary,紐西蘭國家英雄,第一個登上喜馬拉雅山脈的圣母峰(Everest)之人,今年一月才剛剛往生而已,果然,這則廣告(如地獄比薩預期的)遭到Sir Ed家人的嚴重抗議,Hell Pizza趕快出來道歉一下,又是一則新聞了!有趣的是,地獄比薩要道歉,竟不“一次道歉完”,廣告里面也在跳舞的去世者,還包括在李安的「斷背山」演出、才剛剛于今年一月吃藥過量致死的澳洲影星Heath Ledger,以及英國依莉沙白女王的母親也是在2002年才剛以101歲高壽去世,“地獄比薩”不道歉的理由是,這些人的家人又還沒來跟他要求道歉,說不定他們根本不會管到紐西蘭這個小地方的廣告哩!我的詮釋是:地獄比薩想等到這些家人、粉絲來要求,然后再道歉,每次道歉,都可以再上一次新聞啦!看看它的“布局”,澳洲、英國……都可以再來一次新聞啦!
負面營銷,就是已經多次模擬,把最嚴重的狀況(worst case scenario)都計算進去,把所有的風險都控制住了(risks controlled)。雖然被罵得要死,整體來看,它的“地獄品牌”仍會因為這場活動而有所成長,這就是負面營銷的精髓,畢竟以Pizza店來說,年輕人在Dominos、Pizza Hut和Hell Pizza要選一間,其它店家得打折再打折,Hell Pizza只要「報出名字」,大家就對這品牌有一個“奇特的好感”。只要它很酷,繼續酷,就賣得出去。
你說這種營銷要多少錢?
紐西蘭少年一案,地獄比薩花了3800美元就上了CNN的新聞,還有后面的“代言權”,應該是史上最便宜的搭名人之風宣傳的技倆了。
那則墳墓跳舞的三個名人的廣告,其實根本不是電視廣告,只是送到會員信箱的電子報而已,制作成本大概就是flash做一做就罷了,后來被“踢爆”出來的,才是他們意圖的廣告!
至于偷工減料的“減量通知”事件,不過就只是一封寄給所有店長的信,公司例行的每日成本,就發揮了這么大的效應。
不過,有一點或許地獄比薩沒料到:
聽說那些減料的商家,有些到現在都還沒有將原料加回去!
這是這負面營銷“出岔”了嗎?
還是Hell Pizza在鋪下一次營銷的“梗”?
譬如,下次來個“總公司對店長發火!強迫每家分店多加20%起司,比其他更好吃?”
負面營銷總是讓人出奇不意,真的是真正的高手才敢搞的營銷手法,教人不寒而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