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直線”的家樂福
來源:
聯商網
2008-11-24 16:30
2006年的春天,羅國偉“空降”中國區出任CEO,同時任中國區總裁的施榮樂成為搭檔,并最終在2007年年初接替施榮樂的職位。與施榮樂不同,羅國偉在媒體圈兒游刃有余,與新聞記者保持著看上去良好的關系。
有些時候,羅國偉也充當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家樂福上海武寧店是全球第一家點綴人工壁畫的超市,羅國偉邀請法國一家公司手工繪制盧浮宮、圣母院等圖景,“主要是讓中國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領略法國文化,同樣,在歐洲的家樂福門店里也有中國的萬里長城的壁畫。”
47歲的羅國偉,活力充沛、時尚優雅,每次出席新聞發布會,他的聲音平淡、鎮定、波瀾不驚。羅國偉,改變了家樂福近兩年在中國的軌跡與路徑,悄然與沉靜之間完成了新的布局與重構。
外界對于羅國偉的“手腕”可謂褒貶不一,他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將家樂福在中國的業務推向了一個新的高點,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了身后。羅國偉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直到2008年4月。其時,家樂福在中國遭遇了一場“眾所周知”的信任危機。
6月初,羅國偉出席了家樂福節能店的開張儀式,這也是羅在家樂福遭遇抵制風波后首次露面,他在記者面前一連用幾個“LOVE”表達“心情”,“我熱愛中國,家樂福也是如此,中國家樂福99%都是中國員工,賣場的商品絕大部分產自中國,家樂福就是一家中國企業。”羅國偉辯稱,“家樂福的銷售沒有受到影響,家樂福從采購到服務已經完全融入中國,有時候它比本土企業更加本土化。”
在中國的各個區域,每個家樂福門店的風格都不一樣,會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消費習慣隨時改變,家樂福的本土化方針就是“變色龍”策略。中國家樂福是完全中國化的,巴西家樂福又是巴西化的,這種“變色龍”戰略從家樂福上世紀70年代開拓國際市場時就已普遍實行,“與所在地的環境融為一體、按照當地的民情民意辦店”,就像羅國偉所說,家樂福每進入一個國家就是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徹底的本土化。
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羅國偉在紙上畫了兩條線,一條是直線,另一條是波浪形的曲線,他指著直線對記者說,直線代表的是家樂福在中國的發展情況,曲線代表的是在南美和歐洲國家的發展情況。“在中國市場都是直線,很少走彎路,這預示著這個市場仍然有極大的潛力,家樂福機會還很多。”
在中國,家樂福與沃爾瑪,誰能笑到最后?關鍵之道,在于誰的“本土化”更純粹、更徹底。
(中國經營報 葉文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