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圈不乏 “楊致遠”
來源:
聯商網
2008-11-27 09:13
因為“創業者情結”作怪,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一年半前接替塞梅爾出任CEO后多次出現決策錯誤,今年初,微軟向雅虎提出以總價高達446億美元的天價收購計劃。這個出價比當時雅虎的市值溢價60%,但是楊致遠領導下的雅虎董事會竟以微軟的出價“嚴重低估”為由拒絕了微軟。如今,雅虎的股價已經跌到當初微軟提出要約時候的三分之一不到。此事促使楊致遠下課。
外界評論認為:楊致遠拒絕微軟是害怕由自己一手創立的雅虎品牌會消失,這通常也是不少具有中國血統的企業家的“創業者情結”通病。馬光遠一針見血地指出:楊致遠此舉背離了公司治理基本原理。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伯利和米恩斯因為洞悉企業所有者兼具經營者的做法存在著極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論”,倡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企業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權,而將經營權利讓渡。“委托代理理論”早已成為現代公司治理的邏輯起點,職業經理人也是這一理論下的新興階層。楊致遠走回頭路顯然是犯忌了。
在新興的中國藥品零售行業,盡管民營或股份制連鎖藥店發展歷史只有短短的十多年,但業內也出現了不少職業經理人。不過據了解,藥店圈的職業經理人十個有九個對老板提供的平臺感到不滿意,皆因老板們跟“楊致遠”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首先是絕大多數連鎖藥店的老板,既是創業者又是經營者,一直獨攬著企業經營發展的大權,有的甚至帶有十分濃厚的家族氛圍,公司上下,除了一線員工以及不沾“錢”的管理崗位是外聘的,主要崗位都由“黃馬褂”把守。隨著這類公司發展壯大,有的已在尋求上市融資,將來,這類企業要實行現代公司治理必定困難重重。
其次,有的老板雖然看到了所有權和經營權不分的弊端,也適時引進了職業經理人,可是其骨子里由于充滿了“創業者情結”,老板思維時常令其做出一些越級指揮的舉動,職業經理人難免尷尬。不甘擺布的職業經理人往往會選擇離開,安于現狀的職業經理人則惟老板是從,其崗位形同虛設。又或者是有的老板,對職業經理人充分放權,不過,當涉及股權分配問題時,便變得諱莫如深,看不到職業經理人對公司的貢獻,舍不得把自己壯大了的業績與人分羹,由此導致的職業經理人跳槽現象屢見不鮮。
楊致遠今天下課了,藥店圈的楊致遠們若想擺脫下課的命運,是時候割舍“創業者情結”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