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藥店低成本策略因時而動
來源:
曉其
2008-12-11 09:32
兩種低成本策略用途各有不同
成本是指商業活動中的所有投入和相關資源的折舊,包括很多方面,簡單來說至少有人力成本、采購成本、運營成本、資金成本、時間成本等。就連鎖藥店來說,低成本包括了低成本拓展、低成本開店、低成本采購、低成本營運等等。眾所周知,要降低成本,可以通過壓縮投入和提高效率來實現,這兩種方法所代表的策略,我們可姑且稱之為系統化低成本和簡單化低成本。
系統化低成本是一種控制性的資源優化整合,而簡單化低成本,更多的是考慮應該如何節省帳面上的成本。從性質上來看,系統化低成本是一種企業發展策略和企業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必然選擇,而簡單化低成本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調節控制的手段,沒有達到企業策略的高度。
從內容上來看,系統化低成本包括整個產業鏈和管理系統的優化,如零售企業采購系統、配送物流系統、門店營運管理系統、財務資金流運作系統和與之對應的信息溝通系統;簡單化低成本包括企業可控費用和帳面支出的降低,如裁員減薪、節流支出等。
從效果上看,系統化低成本在初期需要大量投入,表象為成本并不低,但一旦完成之后運作成本則非常低;簡單化低成本易于操作,立竿見影,尤其在企業面臨發展或者危機的時刻,資金相對緊張時,對企業的運作有很明顯的調節作用,但長期來看對企業效率無實質性幫助。
實施低成本策略的關鍵是適時、適度
系統化低成本策略的投入產出問題,在連鎖企業的藥品配送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如藥品配送中心的建立,在初期可以說投入非常大,不僅需要建造倉庫、購買設備車輛、雇用大量技術員工,還需要對物流信息系統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運作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比如為了追求由于統一配送所帶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有時候還不得不要求在A城市的供應商把藥品送到位于B城市的配送中心,然后再由配送中心把藥品送回到A城市的門店銷售。如此等等,從短期來看絕對不能節約成本,而且會浪費資源,然而這一貌似高成本的系統化低成本之路是不能不走的。
實施簡單化低成本策略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個時機把握問題,如果操作不當,就有可能導致不良結果。比如有些零售藥店為了降低成本,不斷壓縮員工數量,使得賣場中沒有必須數量的員工為顧客提供服務;有些甚至關閉中央空調、電梯等來降低成本。當然,簡單化低成本策略也不是一無是處,它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種調控手段,就連沃爾瑪在發展初期,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對開店和經營的成本控制也是極其苛刻的,苛刻到了近乎吝嗇的地步。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沃爾瑪后來投資高科技購買衛星,堪稱業界的大手筆。同一企業為何對待成本投入的方式和理念如此大相徑庭?山姆•沃爾頓先生后來道出了其中的奧秘:“如果我們成本夠低,就算有什么決策失誤也不怕,畢竟損失的是少數;如果成本太高,犯了錯誤后恐怕連反悔的機會都沒有了。”
列子說:“理無常是,事無常非。”任何事物都有積極和消極的兩面。那么,如何更好地貫徹低成本策略,就需要根據連鎖藥店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的環境條件,靈活、適時地實施系統化低成本和簡單化低成本策略,不能一概而論。在企業各方面條件還不成熟的前提下,匆忙實施全面系統化低成本策略,盲目擴張做大做強,結果很可能是還沒有等系統化低成本結出碩果,企業可能已經被前期投入所拖垮;也不能目光短淺、一味強調簡單化的低成本實施,只知道減人、砍費用,不注重企業發展過程中某些需要長期投入建立的部分,因噎廢食。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兩種低成本的實施關鍵,在于因地、因時把握好度。
系統化低成本是一種控制性的資源優化整合,而簡單化低成本,更多的是考慮應該如何節省帳面上的成本。從性質上來看,系統化低成本是一種企業發展策略和企業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必然選擇,而簡單化低成本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調節控制的手段,沒有達到企業策略的高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