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書店網絡生存攻略:你怎么不淘寶?
這幾個月逢人便說淘寶,而得到的反饋讓我生出一種感覺:淘寶圖書零售的規模和潛力可能被大大低估了。我曾跟一位書業朋友說:估計淘寶的圖書零售額可能已經達到兩三億元。朋友就很是懷疑:有那么多?
這個數字是我用一種很土但未必不靠譜的辦法估算出來的:我在網上認識的一位年輕朋友,也在淘寶賣書,很信任我,他說自己一年大約能賣到100萬元,而他在淘寶圖書賣家的總排名在100多位。那么所有排在他前面的賣家,保守估計,至少營業規模都不低于100萬,乘一下,就是1億多元,排在后面的賣家呢?大約還有2萬個!這還僅僅是淘寶網C2C的部分。上半年上線的B2C淘寶商城圖書頻道一出現,四川新華文軒、安徽新華、哈爾濱中央書店、龍之媒等書店就進駐了,于是我產生了一種超級大膽的想象:未來淘寶的圖書部分成為第一網上書店,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所不同的是,這個未來的第一網上書店,會由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實體書店或者非實體書店共同組成。
為什么如此看好淘寶?不妨看上半年某期《IT經理世界》中一段有趣的描述:“在淘寶上,你每眨一下眼就能賣出7件化妝品及10張電話充值卡;每一分鐘能賣出63件男裝和190件女裝;你吃一頓飯的時間就有人買走了1028部手機與1042臺筆記本電腦;如果按天來計算,那么每天可以賣出18萬件小家電和26萬件母嬰用品。”這就是淘寶的能量。對于從來不“淘寶”的人來說,它可能還離你很遠,但傳奇就在你身邊真真切切地發生著!
淘寶網和支付寶共同構成了一個充分保證消費者利益,而且操作極其簡便流暢的交易系統,加上會聚淘寶的海量商品,共同構成了對消費者的巨大吸引力。這也正是淘寶對于賣家的價值。
以并不熟悉網絡的中小書店來說,架設一個自己的獨立網店并非易事:需要租用空間或者服務器,需要購買軟件,需專門的網絡人員來維護,還要建立完善的支付流程、通過各種手段推廣它以吸引讀者來購買,說是龐大的工程也不為過,何況,還要花錢!
而到淘寶開店,需要什么呢?不用租空間,不用服務器,不用買軟件,不用網管,不用操心交易流程,不用操心支付方式,更不用操心網站有沒有人訪問。開店需要多久?我們在C2C平臺的小店,不到10分鐘就設置好了!在淘寶商城注冊網店,費時也不過三小時!
讓人遺憾的是,即便淘寶已經如此強大,即便在淘寶開店是如此簡單,我在淘寶看到的圖書賣家,也很少有成熟或者知名的實體書店,不知是不懂,還是不屑。相反,更多的是對網絡極其敏感的傳統圖書零售業之外的人,比如賣給潘石屹臺灣版《世界是平的》的那個小伙子,潘石屹說是一位青年農民,有點夸張,其實人家在工廠工作,業余時間在網上賣書。再比如做《讀庫》的張立憲,也在淘寶有家讀庫小店,自己每天接訂單,自己到郵局發貨,讓人欽佩。
網絡書店勢不可當,已經讓不少實體書店感到壓力,經濟寒流來襲,更讓人不得不擔心實體書店的冬天會不會更加漫長。市場就是市場,不會特別保護誰,地標書店也好,街頭小店也罷,都需要尋找到向前走的路。我以為,網絡是一條出路,而淘寶,是一條捷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