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迷霧:國美搶敲大中
也許,國美高出蘇寧的這6億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這只駱駝究竟是誰?
兩年來,大中電器董事長張大中可謂用心良苦。
同樣用心良苦的還有黃光裕。三天時間,國美取代蘇寧成為大中電器的正式主人。
國美收購大中的最后價格是36億元,高于早期蘇寧傳出的30億元——國美增加的這6億元籌碼確實讓人心動,畢竟蘇寧電器2007年上半年的全部凈利潤僅5.78億元。
誰都不會傻到和錢斗氣。即使張大中非常不情愿和國美結盟。
突如其來的變局
11月下旬以來的兩三周內,蘇寧極其高調地出現在大中電器的收購方主打位置上。甚至,蘇寧已經完成對大中門店盈利能力的核算和大中各職能部門的清賬。直到12月12日21時之前,大中電器的并購方還是蘇寧。
一日之內風云斗轉。12月13日,蘇寧正式發布公告稱:終止對其競爭對手之一的大中電器的收購。12月13日國美發布公告宣布準備并購大中。14日晚10∶58分,國美發布正式公告,通過第三方公司全面托管大中。
歲末的北京家電連鎖市場——國美、蘇寧和大中就這樣上演了一幕翻云覆雨的精彩商戰。
作為在北京市場布局最完善的家電連鎖企業,大中握有北京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在過去幾年里,無論是把北京作為大本營的國美,還是急于在京城闖出一些名堂的蘇寧,都只能接受這三方混戰廝殺的現狀。
12月16日下午兩點,國美電器正式宣布全面托管大中電器,雙方的整合最晚在25日前展開。12月17日,大中電器開始進入停業盤點待接收狀態。
國美集團常務副總裁王俊洲承認:“此時心情是既興奮又內疚。”他興奮的是三方混戰終于有了結果;他內疚的是國美北京市場確實沒有做好,只能借助并購方式來完成市場突圍。
借道大中,國美終于拿下北京市場超過70%的市場份額——“這是一次戰略性的成功。”王俊洲承認。這位大中前員工太清楚北京大中的價值了:如果不是并購方式,很難復制大中二十多年對北京市場的精耕細作。
價值戰?價格戰?
但是從面子上贏得蘇寧,從市場上獲得大中,只是北京國美夯實自己堤壩的必然選擇。張大中賭的就是這個必然出手,這使得他和蘇寧的契約上,專門標注了國美蘇寧之間金額超過6億元,價高者得之。
從市場價值上,蘇寧和大中的互補性更強。北京蘇寧和大中近距離重合的門店僅5個,北京國美和大中門店的重合卻高達二十多個……但是臥榻旁邊豈容他人酣睡,熟讀《孫子兵法》的黃光裕豈能坐視蘇寧在北京超越自己?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那樁有些離奇的“永樂大中定金”仲裁遲遲沒有結果。拖來拖去的背后,其實是彼此消耗戰機又制造戰機,更是彼此討價還價看清各自的底牌……但人們確實低估了張大中的忍耐力——在和永樂分手后的一年多時間內,他從未在公開場合表態過,只是堅持做好北京市場,并且繼續插草標“自賣其身”。
甚至在2007年“十一”期間,國美加蘇寧兩家在北京的門店總數是大中的1.5倍,銷售額卻僅為大中的90%。
大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這使得國慶后,黃光裕和張近東都加速了和大中的談判。
只不過,蘇寧談得更明確,國美更多是隔岸觀火。直到本月初,當蘇寧和大中的談判已經到了只欠協議的地步,國美終于坐不住了。一場明碼實價的加價拍賣迅速推到高潮,國美能否釜底抽薪,完全取決于蘇寧的籌碼加價能力。
更大的可能是,在蘇寧和大中的談判中,蘇寧的籌碼確實已經加到了最大——也許這是蘇寧在財務自由基礎上,現金支付的極限峰值了。
來自蘇寧孫為民的說法是:“我們已經全面接洽了大中,真實的大中價值我們最清楚。”也許真如蘇寧所說“底牌看清”,大中不值得蘇寧再加價。
也許,這6億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是這只駱駝究竟是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