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300個億的大市場,如何去搶?
據權威部門預測,到2010年,國內整體化妝品的市場零售額將達到1000億,而彩妝將達到300個億!巨大的市場蛋糕在等待著我們的化妝品企業。
而面對著這樣龐大的市場,我們國內的化妝品企業如何去在競爭中獲勝?如何來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是擺在我們企業面前的最實際的問題,兄弟雖不才,但卻抱著國貨興亡匹夫有責和拋磚引玉之初衷,斗膽對此做了分析總結。下面就請業內的朋友來跟隨筆者,看看“搶食蛋糕”的計劃將如何來實現吧!
每一種渠道的興起,似乎就會給行業帶來一次革命,國內的化妝品市場就是這樣,隨著化妝品專賣店渠道的興起,造就了國內化妝品終端品牌四大家族(自然堂、婷美、珀萊雅、柏氏)的誕生,在外資巨頭的打壓之下,在大型商超空隙之中,我們的專賣店渠道發展起來了,國內的一些高瞻遠矚的化妝品企業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專賣店這個渠道中來,牢牢的把握先機,創造了近乎輝煌的業績
反觀彩妝的市場似乎還處在渾沌蒙昧之期.其實,彩妝除了發展的較晚,產品與護膚品在功效上有所不同之外,在渠道上的要求上幾乎與護膚品沒有太大的區別。那么國內彩妝的出路在哪里?筆者認為還是要選擇化妝品專賣店作為主渠道,并積極地探索其他的終端銷售為輔助渠道。總結為一專、二促、三培,下面來做一下具體闡述。
一專(賣店):堅定走專賣店渠道為主,兼做小型商超
彩妝的潛力是巨大的,以韓日為例,在這兩個國家,彩妝的銷售占到化妝品整體銷售額的50%以上,而在我們國內尚不到5%,消費增長的潛力是可見一斑。2006年美寶蓮的銷售額為17個億,而我們國內做的不錯的卡姿蘭只有7千萬,懸殊是如此之大,也說明了我們國內的彩妝品牌還有充分的增長空間。
縱觀國內市場,美寶蓮屬于流通品牌,卡姿蘭則屬于半流通產品,而真正意義上的終端品牌還沒有出現。護膚品終端品牌的成功無疑給我們昭示,誰要是把彩妝品牌做成成功的終端品牌,國內彩妝品牌老大的位置則非她莫屬。這就是我們的彩妝品牌要堅持做終端,走專賣店渠道的根本原因。
那么走高檔商場的路子能不能行的通呢?筆者認為也是不適合彩妝品牌的。只要稍作留意就不難發現,現在的高檔的商場里的高檔品牌幾乎清一色的全部是外資品牌,并且多數都有自己的彩妝品牌。這些品牌多數有強大的品牌力,歷史悠久,廠家資金實力雄厚,她們牢牢地占據著國內的一二級市場(即國內的直轄市和一些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等發達城市)的主流賣場,這就造成了現在一二級市場的門檻相當高,商超對品牌的選擇非常的苛刻,費用高不必說,甚至你拿得出費用也不見得能進場。
據報載,在上海淮海路上,竟然不管品牌銷售和市場反應如何,只允許國外品牌進駐的現象,唯“洋”是舉,美其名曰“提升國際形象”。不管是某些人崇洋也好,媚外也罷。反正國產品牌進駐發達城市主流賣場的難度可比登天,不用提發達城市,就濟南來說,在兩個高端的商場泉城銀座商城和貴和購物中心,無論護膚還是彩妝,國產品牌一個也沒有,一個好位置的島柜光制作費用就高達幾十萬,每年的銷量要在三百萬以上,足以讓眾多的國內品牌望而卻步。
此外新的產品還沒有被消費者認可,而象這些發達城市的消費者見多識廣,消費品牌的觀念和意識要比那些普通的地縣級城市強的多,不太容易受人引導,相對知名度較低的國內彩妝品牌推廣起來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說高端的商超賣場不適合國內彩妝品牌運作。
某些企業的營銷人員雄心勃勃,動輒要搶占某某高端賣場,在筆者看來,即使企業頭破血流不一定能搶得上,即使搶得上了,也很容易被人家擠下來摔死,因為多數的彩妝品牌沒有形成根基。
當然,也不是完全的置這些商超而不顧,如果其門檻不高,費用可以承受的、而客流又是比較集中的中檔商場也是可以考慮的。根據彩妝的特點,容易形成專家銷售的機會,因為消費者對彩妝的認知和使用的技巧不是好高,所以我們的銷售人員很容易依靠自身的專業來引導其消費。
彩妝的主要消費群體也是以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因此只要是目標顧客集中的區域的賣場都可以進行設點銷售,在山東泰安的中百大廈等中檔的商場,象vov的蘭秀和卡姿蘭等品牌的月銷量可以達到一兩萬元,也不比某些得化妝品專賣店的銷量少,但這個商場渠道不是普遍的主流的銷售渠道,有些地方有,有些區域則沒有,但是只要我們的主力消費群體集中的地方,都可以進行銷售網點的開發。可以作為化妝品專賣店渠道的一個補充。
二促(銷):依靠活動做促銷
彩妝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處在市場教育培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首當其沖的是把消費者教育好,使她們會使用彩妝、習慣使用彩妝,這是彩妝市場能夠擴大的前提。美寶蓮進入中國市場多年,除了賺走了大把的銀子,對我們的消費者并沒有進行彩妝消費的教育,只是讓消費者對彩妝的消費意識產生了一些影響。
教育和引導消費者,是要花費時間和費用的,在這當中如果沒有收入,不能帶來利潤,那么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市場自己還沒有得到收益,則很有可能就已經變成了烈士。象以前海爾集團推出的保健品采力,花了好幾千萬,只是對消費者普及了一下亞健康的教育。后來的彼陽牦牛骨髓壯骨粉,在電視上拼了老命打廣告,卻被競爭對手在柜臺前把其顧客攔截掉,最后落得慘敗。
那么面對當前的彩妝市場,采取哪一種發方式既能教育培養消費者而又能帶來品牌的銷量呢,在筆者看來,就是利用活動促銷。筆者認為利用活動來進行銷售促進和品牌宣傳是最適合當前的彩妝市場運作的。有于彩妝具備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特點,除了美寶蓮之外,還沒有叫得響的品牌,這正是我們國內彩妝品牌的機會。
另外顧客在彩妝消費方面,對品牌的忠誠度不高,終端的攔截容易成功。另外在使用效果上,彩妝產品與護膚品不同,護膚品在使用之后往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見到效果,而彩妝則不然,現場演示化妝促銷的征服力最強,通過專業銷售人員的化妝造型,可以讓顧客看到立竿見影的使用效果,讓顧客自己通過妝后與妝前的比對,自己也會發現很大的反差,帶給顧客一種無聲但是卻很強的說服力,極易促進銷售,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征服顧客。
所以利用現場活動可以很明顯的帶動銷量。在客流比較集中的地方,一兩位熟悉化妝技巧的促銷人員每天可以產生幾千元的銷售額,這遠比投入大筆的廣告費來吸引培養消費者要直接的多,可以立竿見影,短期之內讓店家獲得利潤,并能給店面的經營者樹立信心,還能對其他區域的零售商產生影響,促進品牌的分銷和拓市,活動時旺盛的人氣,也給品牌作了宣傳,可謂是一舉多得。
由于我們國內的品牌都沒有強大的背景和后盾,不可能做到象美寶蓮那樣在媒體上大把的燒錢,利用活動等銷售促進來完成產品的銷售和品牌的傳播是比較聰明和經濟的辦法。在這一點上鉑金和巧迪尚惠這兩個品牌的操作都是可圈可點的。
三培(訓):利用培訓提高銷售人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對于彩妝市場的銷售來說,培訓顯得尤為的重要,這里的培訓可分對員工培訓和對消費者的培訓。由于彩妝的銷售對銷售人員的專業程度要求較高,所以只有靠不斷的培訓來提高銷售人員的技能和水平,加強團隊的戰斗力,把彩妝的使用方法和習慣帶給消費者,才能把彩妝賣好。
對于本企業員工的培訓是企業內部的事情,在這里則不必贅述,企業主要的培訓對象應該是經銷自己品牌的門店營業人員。因為在絕大多數時候,只有她們才直接面對我們的消費者。對于營業人員的培訓一般的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層次。
一是全國或者全省級的培訓,這樣的培訓費用可能大一些,但主要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受現場培訓的感染,能加深終端門店的營業員對于品牌的忠誠度,信心能得到提升,拉近企業與一線銷售人員的距離,增加她們對于企業的歸屬感。然而這樣的培訓缺點是一般時間較短,對于提高銷售技巧能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
二是區域內的小團隊培訓,其特點是費用比較小,形勢比較靈活,一般參加的人數不超過20個人,培訓師可以根據門店營業人員的水平來制定培訓計劃,使培訓的目的性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營業人員銷售實戰的能力問題。
三是由企業的銷售人員在銷售現場對門店的營業人員進行的一對一的培訓,這種得培訓往往可能沒有很強的針對性,但是通過現身說法,言傳身教,往往對門店營業人員的帶動也是比較明顯的,還能直接促進銷售,所以這種得培訓方式也是最為常見的。另外的一種培訓就是促銷活動帶動。
如果企業在某地區的a店促織大型的促銷活動,可以讓本地區的b店、c店、d、f、g店的營業人員過來參加,通過這樣的促銷帶動,可以感染其他門店的營業人員,并能在活動中提升她們的實戰技能,掌握促銷活動的方法和技巧,還可以壯大活動門店的聲勢,使活動的效果得到擴大。
另外消費者整體上對彩妝的認知水平不高,使用彩妝的習慣多數還沒有養成,彩妝使用的大的社會氛圍也沒有形成,所以通過銷售人員或者講師來培養教育消費者也是很有必要的,被教育感染的顧客就會變成品牌的忠實顧客和傳播者。可以通過搞會員化妝沙龍,自助式的化妝舞會和比賽等等,在娛樂的同時,來達到教育消費者的目的。
除了專賣店渠道和一些傳統的渠道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渠道也被我們的彩妝企業所關注,下面筆者就幾個比較熱門的渠道,進行一下思考和分析,供業內的朋友參考:
1、婚紗影樓,可行性指數★★
提起消費彩妝的地方,很多人會想到婚紗影樓。的確婚紗影樓是一個看似彩狀妝消費量比較大的地方,因為一般準新娘們來拍婚紗照都會化妝,拍其他的如個人寫真時也是如此。
因此認定彩妝在影樓里應該能銷售,其實則不然。筆者為此曾經專門拜訪過婚紗影樓的老板們,據他們透漏,影樓化妝師給客人使用的彩妝與我們一般彩妝廠家生產的銷售給顧客的彩妝是不同的,他們稱之為專業彩妝,通常是某些生產企業專門為影樓或舞臺等場合化妝做的,價格低廉,多以調色板式樣的出現。
專業的化妝師使用起來方便,優點是著色好,其他的方面則比較差,成本低。而我們一般零售的彩妝雖然在某些質量上勝過影樓彩妝,但相對零散,不適合快速大量的化妝工作來試用,由于以上的原因,我們的終端彩妝不太可能被影樓的老板和化妝師們接受。那么在影樓里直接銷售給顧客呢?也是有難度的。
老板給筆者透漏,婚紗影樓的利潤是比較高的,化妝品與影樓的利潤是根本沒法比。在影樓里,一般他們都會根據顧客的消費能力盡力的推薦最昂貴的,而化妝都是免費提供的,如果讓顧客再買化妝品,那會讓顧客感到消費太大,說不定連影樓本來的生意都受影響,即使顧客買了,產生的利潤老板也看不到眼里去。在這種情形之下,彩妝品牌即使放到婚紗影樓,也很難賣的好。
2、專業線美容院、可行性指數★★
專業線美容院也是一個能消費化妝品的地方,并且大多數的美容院里都不經營彩妝,試想一下,如果美容師給顧客做完了皮膚護理,又給她化一個妝,是對美容院服務的延伸并能增加顧客的消費額度,應該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渠道。
但是這個渠道和婚紗影樓的情況有些相似,在筆者看來,彩妝的銷售在美容院也不會好。因為美容院的顧客是比較少的,對于一個縣級或縣級以下的美容院來說,只要超過50個顧客,美容院就能生存,其靠的是單個顧客的消費額大,一般作為一個縣級美容院的顧客來說,一年在美容院里消費3000元到10000元是比較正常的,個別的會消費到幾萬元。
而相比之下,彩妝產品即便是讓顧客整套的購買,銷售額基本上也就是一兩百,甚至三四百元,購買產品的顧客會用幾個月的時間,一年也就買幾次而已,那么美容院可能要給顧客提供免費的化妝服務,恐怕到頭來利潤就所剩無幾。
另外而由于美容院的顧客數量上有限,流動的顧客基本沒有,所以即使購買率再高,產生的銷售額也不會大到哪里去,這些利潤在美容院的老板娘們看來,是微不足道的,費這個精力賣上一套彩妝還不如老板娘賣上一瓶精油呢!根本不會去主推。
另外美容院的顧客多數都是三十歲以上的顧客,這和彩妝的主力消費群體不符,甚至受顧客的排斥,所以說在美容院這個渠道很難把彩妝賣好。
3、藥店,可行性指數★★☆
自外資品牌薇姿在國內的藥店上市銷售,引起了眾多化妝品企業的關注,藥妝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某些化妝品也打著藥妝的旗號在藥店里嘗試銷售,同樣作為化妝品的彩妝產品能否在藥店里進行銷售呢?
以筆者看來,彩妝銷售在藥店這個渠道上是很難實現突破的,充其量可以讓彩妝品牌有一個展示的機會。無論從藥店的銷售氛圍和顧客群體以及人們的購買習慣,都決定了彩妝產品在藥店渠道是尷尬的。
筆者增經與藥店的老板們探討過藥店經營化妝品的原因,以及消費者為何能在藥店里消費化妝品的問題。老板是認為現在的藥品競爭太激烈,藥店也是越開越多,為了增加盈利項目,便引入了化妝品。
而消費者在藥店里消費化妝品當然不是因為藥店的化妝品比化妝品專賣店里還豐富、服務更好,而是能夠刷醫保卡!多數愛美的女人在看到自己醫保卡里面的錢越來越多而又不買藥品時,便拿它打起了化妝品的主意,藥店里能夠買到化妝品就給她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所以刷醫保卡是女人在藥店里消費化妝品的主要原因。
而藥店的這些化妝品顧客都是工作過一段時間,年齡偏大的女性,這與我們彩妝的消費群體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彩妝的顧客年輕時尚、沖動感性,不但醫保卡的擁有者很少,而且藥店的彩妝銷售氛圍也不能夠吸引她們。所以縱使藥店渠道的老板能夠接受彩妝品牌,也要進行長時間的市場培育,在短時間內難以見效。
4、網上銷售,可行性指數★★★
隨著互聯網和電腦的普及,電子商務所帶來的便捷和具有的優勢迅速的顯現出來,淘寶網2006年的銷售額竟然一舉超過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在中國的營業額,網絡銷售的優勢可見一斑。
在網上熱賣的產品中,化妝品的銷量又幾乎是最大的,這說明這一新興渠道是比較適合化妝品的。在國內的化妝品中,歐詩漫品牌除了傳統的渠道,也為了吸引新生代消費群體,就準備針對互聯網的銷售渠道,開發了適合走電子商務系統銷售渠道的系列產品,打造B2C全新營銷模式,即廠家通過這一系統把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據此省去大量的終端費用。
電子商務的浪潮似乎橫掃一且,很多傳統的商業模式也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但在筆者看來,終端彩妝很難借助這一銷售渠道。因為國內彩妝具備品牌影響力和高知名度的還不多,而在網上銷售的化妝品中絕大部分是國際知名品牌,國內的終端品牌很少,此外在國內的終端品牌中,多數的企業對于網上銷售是采取打擊態度的,認為網上銷售擾亂了品牌對于市場區域的保護和產品的零售價格。
而在彩妝銷售過程中,消費者需求的往往是個性化的服務,銷售人員的化妝技術和顧客體驗在銷售中還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電子商務對于彩妝的銷售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和難以克服的弊端。因此對于國內的終端彩妝品牌來說,要借用電子商務實現銷售,還為時尚早,但潛力不容忽視,值得嘗試。
5、特殊場所直銷,可行性指數★★★★
直銷的門檻已經是非常高了,但我們的彩妝完全可以以提供上門服務為主要特點,來開展對某些對彩妝有大量需求的顧客服務,進行零售。
前些時候,有人曾戲談起彩妝的另一類消費大戶被我們的彩妝銷售人員忽視,那就是一些娛樂場所的演藝人員或坐臺小姐,她們的收入不菲,對彩妝的需求量大,要求也高。筆者認為確實如此,不要管人家做什么工作的,消費我們的產品就是我們的上帝。
因此建議一家彩妝企業的省級辦事處,對省城的娛樂場所
實行劃片管理,讓銷售小姐開展對娛樂場所的女性開展上門化妝服務,并銷售產品,發展其形成固定顧客。這類群體數量龐大,消費高,使用量大,是我們彩妝產品的大顧客,一旦把握了這個群體,形成固定消費,那么銷售額必定會實現較大的突破,利潤也會非常的樂觀,眼下這個辦事處正在積極的嘗試。
這個渠道作為對化妝品專賣店渠道的一個有益的補充,是最容易也是最快能夠見到效益的,我們業內的彩妝企業也不妨一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