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油條,你值三塊錢嗎?
2008年初一個匆忙的早晨,突然發現公交電視里播放著肯德基新推出的三元油條的廣告,到公司后,我在百度中搜索到了許多相關的報道,可見,中國的媒體反應速度還真不是蓋的。肯德基油條真的值3塊錢嗎?
三元油條,獨享技術惹得禍?
肯德基對外宣稱,售價3元安心油條“采用精選優質植物油,不添加明礬”。對于中國傳統小吃的創新,肯德基可見是獨樹一幟的,對中國本土餐飲業也是有一定激勵的。雖外界難以知道其配方中到底采用了了哪些原料,依然使安心油條達到了傳統油條外酥內軟的效果,但肯德基安心油條定價3元,是否有暴利之嫌呢?
在此,筆者首先做一個比較:傳統油條價格一般為每根0.3~0.5元,在中小城市價格比大中型城市要低一些。從成本角度分析:從油、面、制作工具等固定成本來看,肯德基與傳統油條并無太大差別。而從人員工資等非固定成本來看,肯德基安心油條也沒有必要為做安心油條再重新招聘專門的制作人員,只需要現有人手就完全能夠應付了。從邊際成本的角度看,安心油條只是在固定成本方面有一些增加,雖然油、面等原料由于通脹成本有所增加,但也不應該是傳統油條售價的6~10倍吧。那肯德基為什么又會定價如此之高呢?原因只有一個:對創新技術獨享權的壟斷利潤。
這種基于技術獨享或專利所造成的壟斷利潤是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優勢。曾經何時,中國被西方國家一度魔化為一個不尊重知識產權的國家,雖然經過幾年努力使西方國家有所改善看法,但西方國家依然對此耿耿于懷,依然窮追不舍。為何如此?因為西方國家擁有對專利權的定價權。若要使用我的專利,你就得拿出大把的美金來,而且要多少你就得給多少,否則,你的產品就進不來,前幾年中國生產的DVD出口美國時不就遭受了如此待遇嗎?在此,筆者并不是反對西方國家收取專利費,而是說它們所收取的專利費難道就沒有過高而不合理之嫌嗎?
作為西方企業,肯德基的經營思維中不可避免而有之。肯德基三元油條就是最好的例證。
三元油條,有應對通脹之嫌?
作為傳統小吃,油條已經成為普通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近兩年的經濟通脹對傳統小吃產生了巨大沖擊,經營主要不就明漲,即加價,要不就暗漲,即油條越來越小。作為一家標準化生產企業,肯德基肯定不希望產品價格天天加價,以免造成在消費者心中的負面影響,但又要同時做好對未來通脹的應對。那么,對新產品制定高價就是很好的策略。但筆者以為,這種對未來通脹預期的透支更會可能推動通脹。或許,肯德基三元油條只是一個產品,但若其他企業紛紛效仿推出高價新品,通脹不就成為一種現實了嗎?
肯德基推出三元油條,充分說明了其本土化的欲望,這本是一件好事,畢竟民以食為天。但在通脹時期,肯德基何不小心一些呢?與之相比的中國快餐業又是如何應對這一輪經濟通脹的呢?蘭州市物價局對蘭州牛肉面進行限價就是例證,雖然具有一定強制性。作為國際連鎖快餐巨頭,難道就不應該多負點“社會責任”嗎?還需要等著政府去強制執行嗎?
三元油條,到底該還是不該呢?交給未來去決定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