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三聯商社 國美再借用第三方?
一直撲朔迷離的三聯股權收購即將真相大白。昨天記者從有關渠道獲知,國美即將成為三聯商社的控股股東,這意味著在2月14日拍賣會上以每股19.9元“天價”拍下三聯股權的神秘買家的背后推手果然是國美電器。不過作為香港上市公司的國美,在正式發布公告之前拒絕披露任何信息。而目前的一切,與國美正式宣布接手大中前極為相似。
■“山東龍脊島建設公司”成為第三方?
據悉,在拍賣會上以5億多元競得三聯2700萬限售流通股權的企業在拍賣公司登記的名稱為“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家成立于去年4月、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的濟南企業幾乎沒有任何公開信息,在濟南網通114查號臺中也沒有登記。而在該公司的注冊地址不僅沒有辦公室,甚至連公司的牌子都沒有。這些愈發顯示這位喊出天價的神秘買家背后應該另有真正買家,而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真實買家正是國美。
其實,通過第三方并購同行已是國美的故技重施。在整整兩個月前收購大中電器的閃電行動中,國美就是通過為一家第三方公司提供資金對大中進行收購的。據知情人士介紹,以“第三方”的形式既可使身為上市公司的國美規避收購風險,也可以解決其可能觸及的反壟斷條款。據悉,近來國美的收購戰車明顯提速,實現了一個月收購一家同行的速度———去年12月接手大中;今年1月又低調收購山西大同的北方電器;如今又曲線收購三聯。而國美另一項更大的動作目前還未公開,那就是并購陜西的手機連鎖蜂星通訊已經落定。
■三聯集團也是贏家
與張大中轉讓大中一樣,因債務糾紛被法院強制執行而出讓三聯商社控股權的三聯集團董事長張繼升也是贏家。他利用這家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前后七年間已至少獲利7億元。2000年底,張繼升親自主刀重組了當時股市的著名“垃圾股”鄭百文,三聯商社也由此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家電連鎖企業。據測算,當時三聯集團的全部重組成本不足6億元,共獲得了50%的股權。在此次拍賣之前,三聯集團近一年內先后減持了三聯商社6358萬股,累計套現已達到6億元,收回了重組成本。而此次拍賣又使三聯集團進賬5億多元,而且其仍擁有三聯商社股權2278萬股,即使按目前的二級市場股價計算,其市值也高達2億多元。而事實上,一個瀕臨虧損的三聯商社能夠被估出超過50億元的總價值,對張繼升而言已經是一場勝利。或許也只有在競爭超級殘酷的家電連鎖行業中,才會出現如此天價的“戰略溢價”。
■新聞內存
國美出資36億“請”第三方收大中
2007年12月,國美電器出資36億元,通過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向一家名為“北京戰圣投資有限公司”的第三方公司提供委托貸款,再由戰圣投資出面收購大中的全部股權。然后,戰圣投資再委托國美以獨家專營的形式管理及經營大中的業務,從而實施了國美對大中的“曲線”收購。
(北京青年報 張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