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擴張店內診所 打造新品牌
第一家新診所將于今年4月在阿肯色州小石城開幕,由圣文森特醫療系統雇傭的護士從業者負責診所的日常工作。據了解,圣文森特醫療系統在阿肯色州中部擁有3家醫院。
沃爾瑪將通過與當地不同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合作,來經營管理開設在其店內的診所。公司計劃與RediClinics公司聯合開設200家新店內診所。RediClinics是由美國在線服務公司合伙創始人史蒂文·卡西開辦的一家醫療保健公司,其已經在沃爾瑪屬下門店內經營著13家診所,并計劃于4月份在亞特蘭大新開設一家診所,明年夏天再在達拉斯開一家。
沃爾瑪資深副總裁John Agwunobi說:“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人們愿意在藥店獲得醫療保健服務。但是,消費者也說,這種服務更應該由值得信賴的當地醫療保健機構提供。”
總之,沃爾瑪計劃到2010年擁有400家店內診所。目前,公司將其店內場所租賃給8家獨立診所公司和兩家醫療系統來經營店內診所。沃爾瑪公司發言人Deisha Galberth表示,公司計劃在租賃期滿時,會將所有診所轉換成沃爾瑪的品牌。
沃爾瑪制定了店內診所的服務標準,但“診所提供的醫療保健服務的質量取決于與公司合作的醫療機構。”John Agwunobi說,“消費者總是愿意相信我們所選擇的合作伙伴的資質是得到完全認可的,相信它們會遵照執行所有當地和監管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和標準。”
打造新品牌,只因受傷害
沃爾瑪之所以要努力再造新的店內診所品牌,其實緣于前不久其診所業務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今年1月份,由紐約商人Jack D. Tawil負責經營的診所公司CheckUps,由于缺乏資金而不得不關閉了其設在美國南方4個州的23家沃爾瑪商店內的診所。
Jack D. Tawil最近在接受媒體電話采訪時表示,他已經為CheckUps公司找到了新的投資人,并希望從3月份開始重開設在上述沃爾瑪商店內的診所。而沃爾瑪公司也已表示,無論CheckUps公司能否起死回生,這些門店中的診所都將重新開張。不過,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曼德維爾市一家護士招聘公司的老板Nikki Leimer則稱,即使那些診所重新以CheckUps公司的名義開張,有一些護士還是不會再回去工作的——Nikki Leimer正在起訴CheckUps公司拖欠傭金。
針對這起事件,沃爾瑪的John Agwunobi說:“未來,我們希望看到與我們合作的地方醫療保健機構能夠信守承諾。”
新興產業,引來眾說紛紜
許多病人之所以愿意去店內診所看病,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幾個優勢:周末和晚間就診很方便,無須等候太長時間,對有限的醫療保健項目(如體檢、開出一些用于治療嗓子痛和耳部感染的處方藥以及接種流感疫苗)實行明碼標價并且相對便宜許多。
在這類店內診所里,常常可以見到一位母親帶著流鼻涕的孩子來就診。光顧店內診所的顧客中,大約五分之一使用現金支付診療費用。根據沃爾瑪公司的統計,在其店內診所就診的病人中,55%的人是沒有醫療保險的。
在美國,店內診所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產業,眾多競爭者都躍躍欲試,包括大型零售商、藥店,甚至全美各地的雜貨連鎖店。業內專家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1500~1800家店內診所陸續開張。
通過大型連鎖藥店公司CVS、沃爾格林以及大型診所公司的推動,過去15個月來,全美已經有700多家店內診所開張,比如沃爾瑪在全美各地開設了78家店內診所,不過這些店內診所的經營業績則高低不一。迄今為止,店內診所這種經營模式的贏利能力還未能得到市場驗證。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現在很少有店內診所是贏利的,只有個別診所能達到收支平衡。因為大多數診所只開設了一年甚至不到一年的時間,而一家診所從收回成本到贏利起碼需要3年的時間。
直到現在,美國醫療界對店內診所仍持懷疑態度。美國兒科學會就反對設立店內診所,認為它們的出現會使醫療保健系統支離破碎。佛羅里達州中部地區的一名兒科醫生Edward Zissman表示,他為醫院和店內診所掛上鉤而感到不安,“將醫療機構的品牌放在醫生們認為并不具備高質量的醫療產品之上,會讓我們付出高昂的代價。”
美國家庭醫師協會和美國醫療協會出臺了一些供店內診所參照執行的指導方針,其中包括將病人的醫療檔案傳送給他們的醫生,以及為還沒有找到指定醫生的病人聯系醫生。美國大多數州都要求由不同級別的醫生來監督診所護士的診療行為。對此,店內診所的經營者們表示,他們正在遵照執行。
(39健康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