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員:藥店寶塔之基
在國外的一家藥店,筆者曾經看到大部分店員的年齡都比較大,其中一個年近四十的女店員說:她從護理學校畢業后就在這家連鎖藥店的分店工作,已經干了快20年,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干得很開心,她和很多顧客成了朋友。聽到這些,筆者很驚詫,驚詫于她對企業的忠誠,驚詫于這間藥店在周圍社區居民心中的地位。
筆者一直認為,作為商業服務行業,特別是作為專業化服務-顧問式銷售的醫藥零售行業,最終極的市場目標是能成為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藥店除了提供消費者需求的藥品、產品外,與消費者直接打交道的一線員工,特別是店員的作用是最關鍵的,可以說,店員如何工作是一家藥店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有的人會說:“不對,藥店選址與價格才是最關鍵的。”筆者對此也不否認,這兩點確實是決定每個企業的經營策略與發展定位的要素,但是不能以此掩蓋經營中“店員作用”這一事實。而在實際當中,經營不好或業績下滑的門店,管理者往往以“藥店選址不佳”和“價格策略不當”來推卸責任。
粘合劑與根基
目前工作在我國藥店行業一線的店員群體普遍存在著文化程度不高、整體素質特別是專業素質偏低、收入較低、流動性較大的實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藥品零售企業與消費者之間賴以依靠的粘合劑存在著根本性的斷裂。
我們在實際運營中一直強調服務的特色化、差異化,其實一個企業的文化作為競爭的軟實力、服務作為競爭的輔助手段,在現在的信息化社會里是很容易復制的,但又無法完全復制,因為其中人是最不可確定的因素,特別是與消費者打交道的店員。作為藥品零售企業,不管你的商品如何豐富、低價,不管你的管理如何嚴謹、高效,作為供應鏈中的最關鍵的一鏈——銷售如不能實現,其它的做得再好,對于企業而言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銷售最終是通過店員才得以完成的,通俗地講,藥品是通過店員的手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的。
在目前,只要消費者進入藥店,其目的性往往很明確,在閑逛中消費的可能性不大。筆者曾經做過類似的調查,發現消費者逛街的目的地與藥店無緣。因此,從消費者進入藥店的那一刻起,店員就成為了藥品零售企業的主導者,企業的運營戰略、商品策略、管理成效、企業文化、服務策略等,在消費者接受店員服務的短短15分鐘內得以證明。因此,筆者認為從藥品零售企業經營過程來講,店員在其中的位置應該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塔基不牢,何來塔尖?但是從目前來看,由于店員作用的突出性與其在企業中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具體表現在:受到的尊重與重視程度、歸屬感、薪資水平。
價值與價格的背離
說到店員價值與其受到的尊重與重視程度(相當于“價格”的作用)不相稱,筆者想起曾經在醫藥零售行業工作的那段時間里,發現連鎖企業中的很多店員往往連企業的主要管理層都不認識,更別提熟悉了;還有大部分店員根本就沒去過企業總部,即使去過也屈指可數。筆者曾經和當中的一些店員聊過,他們說:我們只有在入職或入職培訓、店長委派、離職的情況下才會去管理總部,不是我們不去,是沒有機會,再有就是我們覺得總部的人都是高高在上的,和我們有很遠的距離,去了感覺壓抑。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競爭環境下,藥店的經營早已不是坐店賣貨的時代,每個店員除了完成銷售職能以外,還承擔著更多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重任:一是形象大使,店員是企業或品牌形象的一扇窗口,消費者對門店的認可、信任是通過店員的素質來實現的;二是情報收集員,商場如戰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勝券在握。所以誰能掌握更多的、更準的、更有價值的信息,誰就能在競爭中占主動。消費者、維護終端銷售的生產企業員工,是時刻與門店店員交流的,其實在交流的過程中,同行的各種信息,比如:人員變化、特價產品、有沒有新品、價格如何、促銷活動等信息,店員可輕而易舉地獲取;三是培訓員,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日常工作中每一個員工都會有自己的一套好的工作經驗,而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因此總結每一個員工優秀的經驗,并讓其現身說法傳授給其他店員,是最有效的培訓,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四是宣傳員,擔任口碑推廣重任,對于醫藥零售行業甚至是其它商業零售行業而言,店員在這點上是最重要的,說得大點,它能決定一個企業的存亡,每一個店員背后都有自己的親屬、朋友、同學圈子,而他們中的每一個人又同樣有另外的圈子,也就是說,每個員工背后都有一個龐大的消費人群,如果每個店員都能行動起來,那么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都會與日俱增。因此,基于以上幾點,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尊重、重視一線店員呢?
說到歸屬感,其實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二是企業組織對員工的接納程度,這兩點成就了店員對企業的歸屬感。說到底,實際上是企業文化的本質,如果一個藥品零售企業不能讓基層店員感受到自身企業文化的魅力,何談去影響消費者呢?其實,對于企業而言,每一名店員首先是一名消費者,其次才是一名員工。
湖南老百姓大藥房曾對旗下分布在全國的所有門店搞了一個“千萬資金扶助會”,對所有家庭有困難的店員進行幫助。筆者認為:身處其中的店員們在心理上必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將軍獻身,三軍何敢惜命?
從今年起,新《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筆者持贊同意見。雖然新《勞動合同法》會加大企業的運營成本,但會加深店員對企業的歸屬感,解決店員的后顧之憂,方可留住優秀的人才,才可以使他們更熱情、更積極地投入到銷售工作中,才能提高業績,才會真正與企業同喜同憂。
說到薪資水平,目前有數據表明,全國店員的薪酬平均在1300元左右,基本的構成方式是“基本工資+銷售提成”,大家的差距不大。在現階段其實薪資水平對于店員而言,是其考慮職業穩定性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企業吸引、留住素質較高的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店員而言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但是在醫藥零售行業成本居高不下、行業總體贏利水平不高的今天,一味地提高工資也是不現實的,這就進入了一個相對矛盾的階段。筆者認為,目前藥店對于店員的薪資體系存在著兩大問題:多勞多得的原則沒有徹底貫徹、等級管理沒有充分執行,多勞多得的拉差不大意味著內部良性競爭的失敗,等級管理的模糊就意味著個人成長動力的萎靡,長此以往,忠誠、承擔、積極、熱情都會消失,企業又會進入另一個困境。藥店管理者必須引起重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