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弊病正在傷害水果超市品牌
水果超市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與大多數行業一樣,水果超市之間的競爭在日益加劇,品牌的作用日益凸顯。遠卓品牌機構在市場調查研究中發現,三大弊端正在傷害著水果超市品牌。
第一,迎客過程中和結賬服務過程中的弊病。消費者都希望看見商家的笑臉,誰都不愿花了錢還要拿熱臉蹭商家的冷屁股。水果超市競爭激烈,誰都沒有壟斷這個市場的能力,也沒有壟斷市場的機會。但是遠卓品牌機構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極大部分水果超市的導購員表情都很麻木,冷若冰霜,僅僅是在賣水果,甚至有的水果超市導購員還“吊兒郎當”、衣冠不整。此外,在結賬付款這一環節,水果超市應該提供便利的刷卡消費服務,應該在結賬過程中充滿微笑,以方便消費者,營造與消費溝通的溫馨環境,在“最后一刻”留住消費者的芳心。但是過半數水果超市的結賬服務達不到這個基本要求。
第二,產品推薦過程中的弊病。遠卓品牌機構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許多水果超市在推薦產品的時候不是推薦合適的產品,而是一刀切:一律推薦價格最貴的產品。例如,在某連鎖品牌水果超市里,我指著某一種類的蘋果詢問:“這種水果口味怎么樣?真的很甜嗎?”導購員面無表情,并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帶著我去觀看最貴的蘋果。讓人不解的是,兩種水果都寫著“特甜”。于是我追問道:“那種蘋果寫的和這種蘋果一樣,都說特甜,難道那種不甜?”“都甜,但是價格貴一點,就更甜一點。”
隨后,我指著其中的一種菠蘿說:“幫我挑一個質量好的,謝謝。”“你買臺灣鳳梨吧,更甜一點。”兩種菠蘿標注的文字也基本雷同,都在強調“特甜、水多”,但是導購員無疑又將我引到價格最高的產品。讓每個顧客都帶來更多的利潤,這種想法本身是符合商業原則的,但是顧客的購買需求多種多樣,顧客的購買實力千差萬別,導購員不問青紅皂白,“一視同仁”,只顧急功近利地推薦價格最高的同類產品,這種赤裸裸的做法極容易引起顧客的反感,甚至可能刺傷顧客的自尊心。換句話說,消費者不需要這樣的引導,長期以往更會激發消費者的拒絕本能,從此不在光顧。
第三,產品后續服務過程中存在著較大弊病。例如,遠卓品牌機構在調查過程中,通過購買甘蔗與菠蘿來對比分析水果超市的后續服務,發現水果超市這種后續服務中存在兩大問題:其一,后續服務效率低下,例如,甘蔗去皮切塊速度快的不要5分鐘,慢的居然需要20分鐘;菠蘿去皮切片同樣存在效率上的大問題。消費者都不愿意在這些后續的附加服務上消耗太多時間,因此,要消除這個隱患就必須培養鍛煉“熟練工”,而不是讓生手直接上場練兵,否則最終蒙受損失的必然是水果超市。其二,后續服務質量敷衍了事。例如,稍稍動一動腦筋就能想到,甘蔗去皮過程中的刀一定不能接觸地面,否則必定會“污染”甘蔗,同時也“污染”消費者的味覺,但是很可惜,不少水果超市沒有做到。再如,甘蔗的去皮刀應該及時清洗,以盡快去除上面的殘留污漬,但是遠卓品牌機構在市場調查過程中發現,不少水果超市的去皮刀甚至一整天也不會清洗一次,或者說他們壓根就沒有這個衛生責任意識。
當然,水果超市在服務過程中的弊病遠遠要比我在文章中提到的要多,這里僅僅是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弊病,希望能夠引起水果超市經營者的重視,并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改善提高,逐步打造強勢水果超市品牌,保障自己在競爭中笑到最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