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又多承諾建工會三年無動靜 三主席登門督促
好又多
建工會將學上海店經驗
據好又多量販店廣州總部負責人王祥云介紹,自1997年入駐廣州,好又多已在廣東擁有28家分店,一萬多名員工,截至目前,好又多店在廣州的數量已達到17家,員工規模超過6000人,是中國大陸連鎖分店數量最多的外資商業企業。王祥云表示,好又多自2005年開始著手組建工會,領導層對工會并無“恐懼癥”,而建會步履緩慢的直接原因是與沃爾瑪的合并。
其人力資源部經理張先生進一步解釋稱,2007年2月與沃爾瑪整合后,經營面的事務成為好又多工作的重點,并因此放慢了建立各級工會的步伐。張先生說,此次由全國總工會牽頭,在集中時間內推進500強企業的工會組建工作成效顯著,“我們已得到最新的信息,上海總部計劃在8月-9月建成工會組織,廣州總部將等上海的工會建成后,學習并推廣他們的經驗。”
張先生特別指出,好又多的維權工作一直在做,并未因無工會組織而怠慢,尤其是《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公司無一例外地與員工簽訂合同,為他們購買各項社會保險,“包括加班費,目前我們以打卡認定,即使加班一分鐘,我們也會發加班費。”
總工會
廣州依法進行即可無須等
昨日上門“辦公”的工會領導陣容強大,除省市區三級工會主席、副主席及天河區區委書記、組織部長外,還有經驗豐富的基層工會工作者,包括街道工會領導和常年從事工會組建工作的相關人員。對于好又多方面的解釋,工會方面即時作出反應。
省總工會副主席孔祥鴻率先表明自己的觀點。“我是走后門進來的,發現好又多的走道里到處貼著宣傳企業文化的標語。”孔祥鴻幽默地說,自己已經在走道里物色好空地,可以放置一個宣傳工會的欄目,通過常換常新的宣傳資料讓員工了解工會,知道工會是“干什么的”,“讓員工參加街區工會的活動,中秋和國慶就可以參加工會的活動!”
孔祥鴻建議好又多馬上成立工會籌備小組,“可以挑選各部門的員工入組,和街區工會一起做先期工作。”他正色道,成立工會肯定對好又多有利無害,“我也是你們的顧客,也希望你們的企業越辦越好。”孔祥鴻在曉之以理的同時不忘動之以情,“我在臺北喝過米酒,在高雄看過風景……兩岸是一家,要攜手發展!”記者注意到,來自高雄的王祥云和來自臺北的張經理在聽到此處時均頻頻點頭,臉上的笑容也自然綻放起來。
“工會的建立和選舉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只要依法進行,廣州何須等?”市總工會主席陳偉光一針見血地指出,要成為世界企業,必備的除企業規模外,還要有“社會責任”,而維護勞工權利,讓員工進入工會組織就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內容。
何時建會
負責人聲稱“表在心里”
“什么時候可以建成工會?”這是市總工會鄭奕耀副主席最關心的問題,據他介紹,廣州好又多超市從2005年承諾組建工會,距今已有三年時間,但遺憾的是,截至目前,該超市仍無任何工會組織,仍無一名工會會員。“能否在9月底前建立工會?能不能給總工會一個時間表?”
天河區總工會主席樊孝玉提醒好又多領導層,中國大陸境內的企業均要依照中國的法律辦事,地區總工會會幫助這些企業按照《工會法》建立組織,但不允許少數企業以消極態度對待建會。陳偉光更指出,在中國投資,沒有哪個企業可以逃掉建立工會的責任。
對此,好又多廣州區域負責人王祥云表示,馬上將總工會的建議匯報至上級,并會按照上層部署及時開展相關工作,記者注意到,雖然省、市、區總工會四位領導四次追問該企業具體的建會時間,但王祥云對此始終避而不談,每次都以“馬上匯報”、“加快組建腳步”等模糊語句答復。
結束了近兩個小時的會談,記者在王祥云與省總領導道別后再問好又多建會時間表,他微笑著將左手放在胸口,拍了兩下,睜大眼睛告訴記者,“現在我沒有辦法給你時間表,我的時間表在我心里。”
(新快報 記者 文安 通訊員 史功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