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連鎖藥店五大風潮
來源:
孔長春
2009-01-13 10:24
A 引資風潮:收購擴張,蓄勢待發
標志性事件
2007年底,中國最大的藥品零售商海王星辰連鎖藥店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在上市后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內,海王星辰就實施了兩次大規模的并購。據報道,海王星辰將加快收購兼并的步伐,實施高速度的擴張。
2008年1月21日,美國花旗集團宣布,在兩年內向江西開心人集團注資30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主要用于開心人連鎖藥店的門店擴張和并購,以此來完善其在全國市場的網點布局。據了解,開心人已經啟動在福建廈門、新疆、山西、江蘇等地的并購計劃。
連續4年銷售收入居全國醫藥零售行業第一位的湖南老百姓大藥房,于2008年10月17日成功獲得了殷拓亞洲有限公司8000多萬美元的投資,成立了中外合資湖南老百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業界人士認為,境外資本的注入,明顯有利于老百姓大藥房進一步的市場擴張,鞏固老百姓大藥房在全國乃至全球藥品零售行業的領軍地位。
趨勢預測
目前,全國排名前20強的藥店基本上都是區域性的連鎖藥店,即使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知名連鎖藥店,也是“聯而不大”,只能算是雄踞一方的“地頭蛇”。主要原因是資金不足。在未來2~3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里,競爭態勢會更加嚴峻,已形成一定規模的連鎖藥店要實現進一步的“領土”擴張,引資、融資或上市是解決資金來源的重要途徑。因此,2009年,零售業態引資并購之風不會停息,最終目的是要打造真正的連鎖藥店“巨無霸”。
B 轉型風潮:勢在必行,前途未卜
標志性事件
2001年,全國第一家大型平價藥店老百姓大藥房在湖南長沙首開先河。從此,平價藥店模式在全國異常紅火。
為了搶奪傳統藥店的市場份額,平價藥房往往拋出降價政策,降幅從20%一路下行到50%,有的甚至達到了75%。憑借著“價格”這把利劍,平價藥店迅速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平價連鎖模式遍及全國。到2008年,上海、北京、杭州、廣州等地的平價藥店集體性陷入經營困境,“平價藥店不平價”的現象開始出現。
隨著開心人大藥房黯然退出廣州市場,平價連鎖模式如何轉型成為業界思考的一大重點問題。2008年,不少大連鎖藥店開始探索不同形式的轉型。如上海的開心人平價藥房在店堂內除賣藥外,還賣眼鏡、健康書籍、化妝品、婦嬰用品、個人護理用品,甚至還開健康講座等;云南一心堂傾力打造《春城晚報》便民銷售網絡,開創了報紙零售進藥店的先河;北京嘉事堂與一卡通公司聯合推出一卡通聯名卡——嘉事家卡,不僅可以在嘉事堂享受購藥便利,還可用于公交、地鐵等各種交通工具,以及超市、餐飲及其他新增商戶的刷卡消費;上海華氏宣布與歐萊雅集團合作,推出了上海首家皮膚醫學護理咨詢中心,開始全面轉型“大健康”;在老百姓大藥房西安北大街店的15個開放式貨架區中,6~10區全部是保健品、洗滌用品、食品等非藥品……
趨勢預測
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藥品零售連鎖再不改變經營思路和門店盈利模式,勢必出現生存和發展的危機。擺脫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以顧客為中心,整合門店資源,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將是未來藥店應對競爭的核心所在,多元化發展是一個大的趨勢。
經營模式轉型,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消費者在購買所需藥品的同時,能夠得到更高層次的價值服務。隨著醫藥體制的改革,醫療保險制度的逐步完善,人們逐步形成了“小病到藥店、大病上醫院”的觀念,消費者在選購藥品時,迫切希望得到專業導購或坐堂醫師的指導。而透過被禁6年的“坐堂醫”的再次解禁,以及消費者對中醫藥無比熱衷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到,大服務、大健康理念漸成多元化經營的主流。
C 聯盟風潮:利益共享,前途無量
標志性事件
“聯盟采購”無疑是2008年全國藥店博覽會上最火爆的風潮。在去年于廣東東莞召開的全國藥店博覽會上,有上海的PTO、長沙的特格爾等老牌聯盟,也有首次亮相的廣東金百合單體藥店聯盟、福生堂中國藥店保健品采購聯盟、百合通品牌會員醫藥聯盟等。
趨勢預測
“聯盟”是繼“平價”之后,經過多年試水而席卷藥品零售行業的又一風潮。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各式聯盟,通過聯合眾多藥店,組成龐大的采購團體進行聯合采購,不僅大大減少了藥品流通的中間環節,降低了藥品零售終端的采購成本,也有利于上游廠家與零售終端直接互動,降低了廠家與終端的溝通成本,是很有生命力和發展前景的一種終端業態。
零售藥店經營的焦點問題是價格和利潤,而單純以低價為主的競爭手段是一把雙刃劍。平價售藥是在國內醫藥市場發展初期的特定環境下所產生的一種經營行為,是一種銷售戰術。由于競爭沒有具體到位,所以價格是一種平衡的利器,但卻并不能夠以此作為市場的主題。為了降低成本,無論是連鎖藥店還是單體藥店,都會考慮減少流通環節,實現渠道扁平化,“聯盟采購”無疑為其提供了一種最佳選擇。有權威人士認為,中國連鎖企業的門店數量發展到800家以上時,將會出現一個管理上的瓶頸,無論人才、體制、經營模式、資金等都將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因而迫切需要以現代營銷理念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由此推斷,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聯盟風潮必將大放異彩,并將有力地促進藥店經營的健康和規范化進程。
D 聯姻風潮:主動出擊,強強聯合
標志性事件
2008年的藥店培訓大事記中,“智贏藥店”全國巡回培訓活動,無疑是藥企與藥店尋求合作共贏方式的最大亮點之一。這種媒體搭臺、企業“唱戲”的培訓方式,較好地滿足了上游藥企和終端藥店各自的需求,從而使得此類平臺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青睞。無獨有偶,海南金曉制藥與廣州二天堂大藥房之間的培訓合作,也是2008年上游與終端“聯姻”的一個典型示范。
除此之外,不少終端藥店也主動與上游藥企“聯姻”,如廣東金康大藥房曾與國內14家藥品生產企業簽訂了“最優惠價格合作”協議,合作至今,運行效果還不錯;在第59屆全國藥交會上,西安怡康連鎖召開了新品種采購洽談會,積極主動和上游生產企業展開合作。
趨勢預測
前幾年,順風順水的連鎖藥店日子過得非常滋潤,都是上游藥企或流通企業主動找上門來。隨著經營難度的加劇、競爭的白熱化,種種跡象表明,處于艱難時期的零售藥店正在頻頻改變自己。面對嚴峻的形勢,一些頗有遠見的連鎖藥店由“坐商”朝著“行商”轉變,主動出擊,和上游生產企業接洽合作,縮減流通中的產業鏈,降低成本,穩定市場份額。
隨著醫藥市場“終端為王”的呼聲漸高,藥品零售終端的作用與優勢進一步顯現,上下游直接對話、藥企“一步到終端”的愿望或可變為現實。
E 下沉風潮:開創藍海,搶占先機
標志性事件
2003年即開始投身第三終端、開設鄉鎮連鎖藥店的河北保定崇德大藥房,經過5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河北省最大的醫藥連鎖企業,擁有零售門店390多家,年銷售額達2億元。
此外,不少生產企業也把目光投向長期被忽視的“第三終端”。2006年,廣州中一藥業組建近500人的隊伍,成立專門的“第三終端”部,與以九州通為代表的70多家商業合作伙伴展開戰略合作,力爭覆蓋80%以上的農村藥品市場。西安楊森也曾組建了一個針對農村市場的部門,并將一些產品的目標市場由原先的大中城市向下滲透到了二級甚至縣級市場。哈藥集團、魯抗醫藥、大連輝瑞、中美史克等知名藥企都紛紛將主攻目標瞄準第三終端,定位為其新的利潤增長點。
趨勢預測
面對規模化競爭的需要,又適逢無“地”可開掘,對于意欲謀求擴張、拓展的連鎖藥店來說,搶占第三終端,在大型社區、鄉鎮市場開設門店,在這幾年掀起了一個高潮。
目前,城市社區、鄉鎮的藥店現狀是:數量少,規模小,藥品經營以常用藥為主,品種也不是很齊全。而對新醫改政策的預期、新農合政策的加快實施,使得鄉鎮用藥市場將進一步擴容,而且競爭也沒有一二級市場那么激烈。這為有實力的連鎖藥店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會,讓終端網絡下沉,成為各大連鎖藥店的首選。而作為初具規模的連鎖藥店,無論是從品類、配送、價格還是連鎖聯保的信譽度方面等,都具備明顯的優勢。誰最先具備條件,誰能占到先機,誰就有可能最先突破重圍。
“中國連鎖藥店的發展壯大只有短短的13年時間,但卻走過了西方國家連鎖藥店幾十年所經歷的歷程,它經歷了開創期、快速成長期、跨區域拓展期、集中度提高期,即將邁進全國性大連鎖的整合發展期。定位上雷同、經營同質化、管理型人才匱乏、資金緊缺、信息化水平低下等一系列問題,需要通過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等策略來破解。”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