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經營寶典之賺錢商圈何處尋
來源:
楊志偉
2009-02-05 10:46
商圈立地的選擇是開店作業的第一步,也是決定成敗最關鍵的因素。一個管理體質再健全的門市如果立地條件不好,最終只有關門大吉的命運。反之,在最佳的商圈中,即使管理稍差的店面,業績通常也能保持不錯的水準。因為商圈立地對門市經營績效有如此的影響力,故這兩期將就書店的商圈變化與商圈調查的內容與讀者們共同討論。
學校、車站商圈不愁沒生意
過去,買書的消費人口絕大多數是在學學生,買書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滿足升學與考試的需求,故書店普遍開設在學校附近,以參考書為主力商品。比較特別的是學校課程所必需的文具用品、體育器材、美勞用品等也可以在書店中發現,發展至今日,各地的書店都擺設有上述的各種商品,很少發現有“純書店”。
尋找這類型的學區書店,讀者只要在社區附近的中小學旁邊繞上一圈,大概都可以找到一、兩家,其書店賣場面積通常不超過三十坪。例如,著名的臺北「臺大-公館商圈」、臺中「逢甲商圈」等大專院校周邊書店,則以大專學生為主要客層,在專業書籍與外文書的比例則比一般書店高出許多,而且書店的家數在持續增加中,賣場規模則擴充至百坪上下。
至于販售一般各類書籍的書店則幾乎都聚集在集交通、購物功能于一身的火車站商圈一帶(通常臺汽的停靠站也設于此處),從鐵路縱貫線臺北站南下,板橋、桃園、新竹直至豐原、臺中、彰化、嘉義、高雄、甚至東部的羅東、宜蘭等俗稱的「大站」,讀者都可以在車站前的主要干道上發現動輒兩百、三百坪以上的中大型書店,商品的內容也更為豐富。
拜大量的通勤與購物人潮所賜,車站商圈往往足以容納多家的書店同時生存,而書店業的「結市」效應在車站商圈也最為明顯,新的競爭者加入后在短期內雖然讓周邊書店業績下降,但是也會因此吸引更多的購書人潮,數個月后,整體書街的績效可能會比沒有競爭者時更好。
學校與車站商圈是書店業發展的重心,因為商圈的成熟期較早,業界通稱的獨立書店或傳統書店九成以上都在上述的兩類商圈中。
兵家必爭的新興商圈
隨著經濟發展,教育水準提高,乃至于消費者對高生活品質要求的日驅提升,書店的商圈逐漸發生變化。首先是因為商業與服務業的蓬勃發展,例如臺北的忠孝東路、信義路世貿周邊、敦化南路、臺中市的中港、公益路等商業區,出現以上班族或購物人潮為主要客層的書店,以商業企管類雜志、圖書為主,加上辦公文具用品的商品組合模式成為這類書店的共同特色。
另外,在臺北、高雄都會區,社區型書店在最近幾年成為書店的主要開店目標。主要是都會區的上班族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以及較低的購屋成本,紛紛將住家遷移至鄰近市區的鄉鎮或社區,例如臺北市民生社區、內湖、文山區、以及臺北縣的中和、永和、板橋、三重、新莊等地區。
此外,部份建筑業者在推出新成屋時甚至會優先規劃書店進駐,希望能帶動房屋的銷售。社區型商圈若結合學校或是夜市,加上較低的店租費用,書店的獲利經常不遜于前面提到的幾個商圈中的書店。而社區型書店在家庭生活用書、兒童、幼教類書籍的比重較高。
目前最受各方矚目的新興商圈是購物中心以及大型商場,許多業者都注意到周休二日后正逐漸興盛的休閑商機,而大型商場或購物中心正可以滿足顧客娛樂以及“一次購足”的需求。這類型書店的重心雖然仍在銷售商品,但是在賣場設計與商品組合上,則呈現與一般書店完全不同的風格。
以前在百貨公司內最具知名度的書店是日系的“紀伊國屋”與“永漢書局”,近年來“誠品”以及“金石堂”也陸續搶占、進駐各型商場與購物中心,1999年七月份,法國Fnac書店第一家門市便選定環亞購物商場正式進駐。
除了目前已經營業的商場與購物中心之外,臺灣各地正有五十余個工商綜合區正在開發,其中至少包含近四十個購物中心,至此,讀者應該不難體會到此類商圈在未來的重要性。
以上三種商圈因為處于發展階段,不確定因素高,書店在投資設立時往往需要較為周延的商圈與立地評估,而連鎖書店以其豐沛的人力與物力資源,配合不斷累積的開店知識以及早已建立的高知名度,故在新興商圈中搶盡先機、無往不利,可說是最大的贏家。
掌握商圈動向 尋求發展空間
如何找到合適的商圈相信是想經營書店業的讀者或擴充分店的業者非常頭痛的問題,尤其是臺灣的書店密度極高,如何能在競爭中又確保利潤呢?其實在不同的商圈中,書店經營的方式一定會有所不同,即使已經成熟的商圈也有可能因為都市建設的影響而改變商店的生態,加上書店有明顯的“結市”效應,所以想開書店的讀者應該還可以找到不錯的商圈。
舉例來說,隨著大專院校的改制以及新學校的設立,學區型的書店便可透過調整商品結構或是進占新商圈,藉以掌握新商機。臺北車站經過改建加上捷運的完工通車,周邊的書店便經過一番的大換血;相同的,高雄與其它都市的車站區在高鐵等交通建設過程中應該也會產生相似的效應。當然,讀者也可以跟著連鎖體系的腳步,看看是否能在新興商圈中分一杯羹。
商圈調查確認可行性
找到了滿意的商圈后,除非有非常優沃的條件,不需要擔心利潤的問題,可以馬上開店之外,筆者建議讀者們最好還是先進行商圈的調查與評估作業,以確認商圈是否在目前或可容忍的未來中,仍有足夠的胃納量可以養活您的書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