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書店拾零
冬季,臺北的雨總是不期而至,躲雨的最好去處是商店。有人拎著書出出進進,原來是家書店。店很大,后來才知道它是赫赫有名的“誠品書店” 四十幾家分店的旗艦店:敦南店。這家店“今夜不打烊”,24小時開放。
書店在二樓,大門口有個放雨傘的架子,我取個塑料袋把傘套上。大廳里擺了很多椅子,很多人在看電視,前面桌子旁有兩個人正在根據劇情解說。有人發我一份材料,原來是“臺灣國際劇場藝術節”的一部分:由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臺大外文系老師們介紹希臘悲劇《安蒂岡妮》。劇中精彩呈現希伯來文對話,帶觀眾重返故事發生現場。劇情不斷發展,人物的悲慘命運逐漸推向高潮,最后她說“《安蒂岡妮》被喻為古典戲劇奇跡之作。” 優雅的戲劇需要大眾,有個戴眼鏡的小伙子提問關于希臘悲劇的性別問題。
看完話劇,很想讀讀這本書。書店分為“推薦書”區、“新類別書”區、“精選100本”區、“名家名作經典閱讀”區等,其他按歷史、文學、旅游、建筑、環保、生活風格、吃喝玩樂分類。價格呢,幾百塊錢左右,不過也打折:“單本7.9折,三本以上7.5折”。翻了翻《新食煮意》、《百味魚》、《藝人與藝事》、《先秦戰爭哲學》、《中外名人養生術》、《不吃藥的生活》、《如何成為優雅自信的女人》、《性格測試》、《婚姻測試》、有本《名片風水學》,呵呵,好奇怪。暢銷書類有本《好人變成有錢人》比較有意思,可是繁體豎版太挑戰我的閱讀習慣了。隨意翻閱一下,放下了,急性子的我“很難變成有錢人”。黑色封面的《無名毒》、《誰》、《蓋布瑞爾的眼淚》幽幽的擠在一起,估計是恐怖靈異類。想給同事三歲的寶貝兒買本動畫書,可惜都是繁體字,估計他看不懂。也有大陸出版的書,如錢鋼的《唐山大地震》,不過重新用繁體字翻印了。地面鋪有地板,到處是坐著看書的人們,年輕人多。
音像制品區學生占多數,中學生搖頭晃腦試聽最新歌曲,小孩子乖乖地坐著看漫畫書。看到一套《世紀回眸——宋美玲》紀錄片,想給喜歡歷史的老媽買,一看定價“乖乖,1200元,合人民幣500塊,太貴了”。服務生看我猶豫不定,溫和地說“您想要,我可以打九折”。我說“怎么這么貴?”他說“我們制作成本很高,查閱歷史、尋訪老人,還要到美國拍攝,所以就貴”。旁邊那本《張學良傳》紀實片也是1000多元,打電話問朋友,她說“有優惠卡,800元能拿到”。
便利店里也賣書,《王子的仙人掌》、《魔咒》、《居家開運風水面面觀》、《張愛玲的文字世界》,五花八門放一起,沒分類。
重慶南路有家書店,40幾個平方米,只有一個收錢的女孩兒。門口有一尊老人的半身塑像,60左右公分高,很威嚴。小姑娘說“他是我們書店創始人”。這兒的書按出版社系統擺放,給媽媽買了一本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臺幣320塊,合人民幣80塊,作者是章詒和。曾經買過她的《往事并不如煙》,25塊。老媽很喜歡看,因為是與她同時代的人和事,熟悉且親近。這本是豎版繁體,不知道她習慣否,是不是還得再配個放大鏡。記得我小時候看《水滸傳》就是豎版的,我連蒙帶猜,生吞活剝看完的,不少地方也沒看懂,混過去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