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連鎖集體驚蟄 兩大家電連鎖巨頭霜降
兩大家電連鎖巨頭 手機零售遭“霜降”
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國美、蘇寧兩大家電連鎖巨頭手機零售業務無論是營業收入占比、市場規模增速,還是毛利率均呈現逐年下滑且低于其整體平均增速的“霜降”態勢。在此情況下,國美電器成立手機零售獨立運營公司,收購大連訊點、陜西蜂星等區域性專業手機連鎖的做法,被業內人士詬病為“保增長”的無奈之舉。

IDO虛擬零售研究機構首席行業評論員王盛指出,2008年度蘇寧電器手機零售業務銷售收入為60.5億元;根據國美電器2008年度半年報測算其全年手機零售業務收入約為62—63億元之間,而迪信通2008年度銷售收入則達到70多億元。由此可見,兩大家電連鎖巨頭并非除運營商系統之外的手機零售“王者”。
但是,王盛認為作為一種家電連鎖跨品類經營模式探索的方式,國美電器將“獨立化、專業化、規模化”手機零售業務的做法與百思買2005年開始攜手歐洲最大的手機連鎖零售商Carphone Warehouse推出店中店或單體店兩種店態的“BestBuy Moblie”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也不失為一項明智的舉措。而蘇寧電器不斷強化與摩諾索三、LG、海爾、聯想等手機制造商巨頭的直供采購關系,則進一步顯現出兩大家電連鎖巨頭手機業務勵精圖治的決心。但從市場反應來看,顯然并未收到預期效果。
日前,迪信通集團董事長劉東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兩大家電連鎖巨頭手機零售業務深陷“霜降”的根本原因:“家電連鎖在手機市場如果僅僅簡單復制家電市場的低層次價格戰,最終將深陷寒冬!”
手機連鎖渠道集體驚蟄
迪信通總裁金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透露了專業手機連鎖渠道“冬天不太冷,春天更溫暖”的個中玄機:“對迪信通而言,手機絕不是單純的市場競爭工具,更不會將手機異化為‘白菜’去迎合所謂的低端市場需求。而是把手機作為迪信通服務顧客、承載迪信通專業化服務價值的載體。”
而另一家手機專業連鎖巨頭中域電訊則以啟動“鼓舞2009”大型公益特惠活動,計劃2009年全年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等“春雷響,萬物長”的驚蟄之舉,行動上回擊專業手機連鎖渠道深陷“寒冬”的聳人聽聞之辭。
與此同時,南寧王者、天津海天、海南王者天創、蘭州大雁通訊、悅達通訊以及話機世界、廣東網圣、廣州大地、廣東新佳信、北京中復、河北恒信等數十家專業手機連鎖零售商均相繼啟動“驚蟄計劃”,通過網點下鄉、服務下鄉、售后下鄉等舉措,在鞏固一二級市場專業領先優勢的基礎上,推動三四級乃至五級市場手機零售網點的整合。目前,鄉鎮手機店通過聯盟授權的形式加入三大運營商以及專業家電連鎖手機下鄉備案網點序列的數量已達1.4萬余個,占到手機下鄉備案網點總數的1/2強。
“相比較而言,鄉鎮夫妻店對家電連鎖在手機經營方面的水平顯然并不買賬;而對于能夠加入手機專業渠道平臺、共享手機下鄉市場以及非下鄉產品采購、經營及管理優勢,他們有著非常高的積極性。”金鑫向記者總結了近日其率領迪信通手機下鄉工作組鄉鎮市場調研的結論。“另外,習慣于開大店的家電連鎖布局三四級市場目前尚存在諸多問題,而迪信通等專業手機連鎖渠道則長期以來堅持‘大商圈開Mall(賣場),小商店開Store(店)’的模式,早已習慣了開設500平方米以下門店的展店模式”。
出身于國家統計局計算中心并于1999年榮獲國家部委十大杰出青年榮譽稱號的金鑫,用數據向記者闡述了手機下鄉更要渠道下鄉的觀點。2000年我國農村家庭每百戶手機擁有量僅為4.32部,2005年則達到50.24部,2006年、2007年則分別達到62.5部、77.84部,成為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增速最快的產品。但是,由于經營不規范,網點不完善等因素,農村市場成了雜牌機、二手手機、山寨機賴以生存的“灰色地帶”。同時,由于鄉鎮夫妻檔手機店售后服務意識欠缺,加之雜牌機等本身即存在嚴重的質量缺陷,致使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的侵害。渠道下鄉則肩負著滌蕩塵埃、凈化農村手機市場的社會責任和行業責任。
在談到幫助上游合作伙伴過冬的問題時,金鑫表示:“代表消費者選購他們最需要的產品是我們迪信通的第一要義。只要供應商的產品符合市場需求,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那么加大采購力度,既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行業責任,更是一項決不延緩、決不減量的日常工作。”
金鑫認為,作為手機連鎖渠道領軍企業當務之急是:一方面,擔當起規范、整合的責任,盡快讓中小手機連鎖渠道以及分散型夫妻店分享迪信通的成功經驗和運作模式;另一方面,通過一系列“好促銷”提振消費者消費信心,實實在在地擴大銷售,最大化發揮“好產品”應該在“好店”購買的商業價值。讓老百姓買得起、買得方便、用得上、用得好手機。這才是作為渠道公民的責任所在、價值所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