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前的藥店經營對策
來源:
啟凡
2009-03-31 09:53
直面不確定因素
對于藥店來說,新醫改方案中,最大的問題并不是“醫藥不分”的表象——醫與藥的利益是絕不可能就這樣輕易分開的,因為兩者本身就有密不可分的依存關系,這無論從醫院本身還是藥店本身,又或者從醫院與藥店的關系來看,都是如此。從構架科學、合理、長效的流通運行機制來考慮,當前呼吁和推進“醫生診療處方,藥師審方調配”,或許更能切中我國遲遲未能建立現代醫藥流通內部和外部運行機制的要害。在一個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可能從利益和疾病整治方面斷然分開的依存關系角度看,加強醫和藥的制衡恐怕更具有現實意義和漸進性。如此看來,如何強化醫院和藥店藥師的作用就顯得尤為迫切。但是,這在醫院供應鏈系統和藥店供應鏈系統發生競爭,而后者處于明顯劣勢時,這種最終將強化藥店終端地位和作用的醫改方案,其主導價值取向能否獲得政府和業界的認可與推廣,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藥店系統能否從整體上扭轉這種局面,也很難確定。
從美國延伸的金融危機波及中國,這對依賴出口為主的外向型企業,特別是沿海一帶的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影響幾乎是立竿見影的;而對于內地工業和經濟,雖然這種影響還在依次傳遞,甚至某些地方由于農民工返鄉、沿海企業內遷等因素,市場面還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但在零售行業,包括剛性需求較強的醫藥消費市場,在藥品和其他健康品銷售方面雖然還沒有詳細的數據來說明,但從我們的一些簡單調查和感覺來看,大多數門店的銷售增速有所放緩(去年奧運會《反興奮劑條例》的貫徹、藥店數量的日益飽和、社區醫療的零差價售藥等也是其中的原因)。那些以上市融資、購并擴張為主的資本式發展的藥店,在這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中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大;而那些規模尚小的藥品零售企業,則會在行業競爭的加劇和供應商縮短回款周期的要求下,現金流將出現緊張,特別是那些因為擠壓供應商貨款用于超常規擴張的藥店,資金鏈將會顯得非常吃緊。即使國家財政將有超過4萬億元的投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刺激內需,醫藥領域在今后3年內也會有萬億左右的財政投入,但國家的此類公共財政投入和銀行信貸額度的放寬,能否惠及零售藥店,筆者認為可能性并不很大,也可以說幾乎是難以確定的。
在醫藥產業鏈、供應鏈的外部和內部的競爭中,零售藥店無論是從規模、實力、發展歷史、經營管理水平來看,始終都是處于劣勢的,雖然這些年也出現了一些全國性連鎖藥店、區域強勢連鎖藥店,但它們在整個醫藥供應鏈中的地位由于醫院終端的壟斷性存在,它們的話語權、向上游企業和環節延伸的能力還并不是太強(業內雖然都在通過OEM強化藥店這方面的能力,但真正能夠影響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藥店還是寥寥無幾),再加上這些年國內藥店的連鎖率雖有所提高,但大量的單體藥店和準單體藥店(一些連鎖加盟店)的存在也使得整個藥店系統的市場渠道功能和銷售能力遭到削弱和分化。2007年筆者就曾指出醫藥工業、企業營銷控制力有往下游終端轉移的跡象,但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零售藥店要想最終掌控和分享工業、企業的營銷控制權,恐怕還需要時間和自身的強大。但是,畢竟有不少藥店已開始推行自主性營銷,管理能力和系統也在迅速升級,對供應鏈環節主導控制權的爭奪也將是不可避免的。這方面,由于許多連鎖藥店本身隸屬于擁有產業鏈競爭優勢的產業集團或上游企業,獨立發展的戰略還很難實施,因此,產業環境和供應鏈環節的力量對比也將因為各個連鎖藥店的情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整體來說,這方面的不確定因素也是明顯存在的。
探行可確定之事
那么,在上述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我們能做哪些可以確定的事呢?
第一,強調藥師在藥店系統及整個醫藥零售市場上的作用和地位。如果把“醫生診療處方,藥師審方調配”作為未來醫藥分開演變路徑的話,那么在強調藥師和藥學服務對于藥店經營的重要性時,則一定要看清和跟隨醫院藥師在今后醫院臨床用藥系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醫與藥的關系中,醫院藥師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隨著我國臨床藥學、藥物經濟學在醫院系統的不斷推進和深化,醫院藥師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初主要為了平衡各方利益關系和強化采購功能的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也將轉化或體現出醫院藥師的真正價值所在:醫院藥師對包括藥物購進、臨床使用、處方分析、審方調配等在內的醫院藥物控制能力將真正得到確立。與此相應的是藥店藥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新醫改方案的討論和即將實施之際得到了藥店系統前所未有的重視。從某種角度來比較,藥店藥師的作用或許將高過醫院藥師的作用,理由如下:①藥店的藥師通常都能直接面對患者或顧客,他們能夠直接影響患者或顧客對包括藥品在內的健康品的選購、比較、使用和評價。②從法律、法規的權限上說,藥店藥師不僅有審核醫院處方的權力,而且對OTC甲類藥物必須能提供用藥咨詢指導,同時藥店藥師還有義務和責任充分利用其工作條件和環境,“確保病人或消費者獲得高質量的藥學服務”。③藥店藥師有很大一部分內容和時間,是為了幫助患者樹立自我藥療意識、提高自我藥療水平,在增強患者自我健康意識的同時,促使其科學用藥、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加強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降低醫療費用,增強全民健康意識。藥店藥師在此方面的作用將是不可替代和巨大的。
第二,我們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調整好經營方向,制訂經營策略。①多元化與專業化并舉,F在,藥店處方難求,所以藥妝、大健康等多元化成了非常時髦的業態,但是我們相信,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藥店會在專業化經營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他們還會堅持以賣藥為主。特別是那些注重藥師隊伍建設,并準備加大藥學服務力度的藥店,專業化將是其必須堅守的底線。②藥店經營者會更加注重現金流。藥店企業要在正常的經營需要和資本運作方面尋求平衡,對企業債務、資金流轉、庫存占比、回款期、投資結構、資本結構更加重視。③在藥店管理上,“降本增效”會放在一個更突出的位置,藥店經營者會通過提高產品結構管理水平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贏利空間。④藥店競爭由同類競爭向異類競爭的轉變將更加明顯。在多元化的過程中,藥店除了向其他的零售店搶客流和人氣以外,還需要學會如何與這些“異類”優勢互補。
第三,企業的擴張模式可以進行一些調整。從穩健的發展來看,自我積累、滾動發展的藥店連鎖擴張方式,仍然值得提倡和尊重,這對于那些只是把自己定位于區域性強勢企業的藥店來說,這種穩健的經營風格似乎還不應該立即放棄;資本式擴張的藥店,應注重現金流,時刻警惕資金鏈安全,這對于講究持續性經營的藥店而言,非常重要;通過聯盟來發展自己的商業模式創新,則會引發藥店系統新一輪的思考和實踐。
除此以外,特別是以工業或批發作為母體的零售藥店,能否實施獨立的發展戰略,將決定這類藥店能否走得更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