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該主推哪些品種
來源:
李從選
2009-04-07 15:58
那么,到底該怎樣主推呢?筆者經過深入考察和系統思考,有以下建議供同行參考:
強效與高毛利有別
目前,不少連鎖藥店都在使用自營品種、主推品種、高效品種的概念,但筆者認為,這些都不是準確的提法,使用“強效品種”才是最準確的。這里的強效是指療效強、療效快的意思。強效品種要符合三個對得起:首先是必須選擇品質療效有保證的產品(要對廠家精挑細選),對得起消費者;二是選擇毛利相對較高,對得起自己所在連鎖企業的產品;三是主推強效產品得有激勵機制作保障,店員主推這些產品,對得起自己。
選擇強效品種時利潤不是惟一的指標,應該綜合考慮廠家、品質、療效、消費者接受度、市場競爭度、店員理解度等多個因素。
強效品種既然是強效,連鎖藥店必須是自己系統內從上到下都廣泛使用、自覺使用,只有這樣,店員才會相信自己賣的產品是強效產品,才會對強效產品有信心。總部最好把主推產品免費先給店員若干,讓其自己和親友先試用,以增強店員推薦信心,降低主推的心理罪惡感和愧疚的心理負擔。
五類產品可供選擇
強效產品的品類有很多,但目前大家在認識上存在不少誤區,筆者認為,以下五大類品種可作為強效品種:
品牌產品、暢銷產品的替代品:
這是第一大類強效品種,也是目前絕大多數連鎖藥店都采取的產品策略。但必須明白,這只是主推強效產品品類的一個選擇,絕不是惟一選擇,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這是消費者的第一用藥需求,也就是指名購買的用藥需求,不能用替代的強效品種攔截,否則會引起消費者反感;第二是當消費者不知道自己該用什么藥、沒有指名購買時,可以用這類強效產品作為主推和第一推薦。
獨家經營的各類OTC品種或者雙跨品種:
這是第二大類強效品種。選擇這類品種,沒有競爭,價格可以相對較高,且容易推薦,可以直接告訴顧客“這是我店獨家專門為顧客挑選的好產品”。如果這類產品療效好、回頭客多,有利于培養顧客忠誠度。
當然,這類品種也可以是獨家品規的品種。這種情況其實很多,尤其是一些不知名廠家中大多有這樣的品種。但由于是獨家的,且沒有廣告配合,往往推薦起來有一定難度,沒有第一大類強效品種那樣容易形成銷售,于是,有些中小連鎖藥店就不太愿意經營這類品種,也不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借助采購聯盟來尋找,二是自己的銷售系統必須學會把這類強效品種賣好。這樣才會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品牌產品的獨家品規和獨家包裝:
這是第三類強效品種。一般來說,品牌產品的價格都是透明的,是價格參照品。但是,如果品牌產品換了包裝和規格,就可以和市上打得火熱的價格戰產品區別開來,確保利潤空間。這類產品的取得一是大連鎖藥店積極和品牌供應商談判,二是通過采購聯盟。經營時切忌拿這類強效產品打價格戰,否則又變成“低效”產品了。
新普藥:
這里的新普藥是指醫院臨床一線用藥的替代品,經過三五年臨床推廣,很多檔次高、療效快、競爭不是非常激烈的產品,逐漸被普及和接受,尤其是慢慢進入各級各類藥店診所等,這樣的產品就是新普藥,比如頭孢類抗菌素第三代產品。
這類產品也是很好的強效品種。盡管很多廠家走處方藥銷售渠道的藥品不輕易流到零售終端,但只要不是獨家品種,連鎖藥店都可以設法找到替代品種,并經營好,尤其是傍醫院的藥店更應該這樣做。另外,藥店店員應該多詢問、登記顧客的需求,盡快找到這類強效品種。還有就是,店員推薦時,可把某某醫院暢銷品種的字樣標出,然后和進行醫院比價,讓顧客自己選擇。這樣,強效品種也好銷。
非藥品類:
這是第五類強效品種。筆者認為,非藥品在連鎖藥店中的比重必將越來越快地得到提升,這是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藥店經營的差異化,本質上是品類的差異化,其中的品類差異化依靠非藥品來實現,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非藥品在藥店的起步不久,依靠其形成差異化,把其培養成強效品類是完全可行的。一般來說,非藥品類包括以下幾種:
藥妝產品:具有一定明確功效、解決皮膚某方面問題、含有藥物成分的化妝品。即使是很有名的化妝品,若把沒有藥用功效的品種拿到藥店去賣,都是無法形成差異化和強效品種的。藥妝品類靠藥店自己去精挑細選和精心培育。
獨家選擇的各種器械:目前器械專賣店的品類多達幾千種,可以精選一些,形成差異化品類,培育成器械品種。
健康食品:很多新型的保健食品,尤其是品牌企業的保健食品功效可靠,但市場需要培育,不要和垃圾品比價。應該和品牌廠家一起,培養這個品類成為強效品種。
湯料及花茶:各種美容、養顏、養生的湯料,以及天天都可以用開水泡的花茶是不錯的強效品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