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三板斧“蠶食”好又多
近年來中國零售業的收購兼并日趨頻繁,2004年7月,英國第一大、世界第六大的零售商TESCO集團,斥資1.4億英鎊(相當于21.3億元人民幣)收購樂購連鎖超市50%的股權,2006年12月 TESCO再次收購臺灣樂購超市40%股權,持股比例增加至90%;2006年2月 物美集團收購北京美廉美超市75%股份;2006年5月 百思買收購江蘇五星電器51%股權;2007年3月沃爾瑪宣布購買Bounteous CompanyLtd.(BCL)公司35%的股權,BCL的惟一業務是全資控股運營中國境內101家好又多超市;2009年2月華潤萬佳正式接管民潤超市。 針對兼并收購后所面臨的不應期和消化不良,筆者通過對沃爾瑪整合好又多的策略研究,試圖為零售業整合的提供一個思路。
沃爾瑪三板斧整合好又多
第一板斧:文化整合
當好又多的員工興高采烈地參加沃爾瑪一年一度的新年會議,兩個公司員工高喊著名的Walmart Cheer時,好又多文化正式宣告死亡;沃爾瑪是世界零售業的龐然巨獸,憑借其強悍嚴密的企業文化,在過去幾十年橫掃世界各地;不管是員工還是被其收購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被迅速沃爾瑪化。沃爾瑪的三樣法寶尊重個人 ,服務顧客 ,追求卓越迅速注入好又多,天天平價,日落原則,三米微笑等等經典沃爾瑪口號紛紛移植好又多。好又多人力資源政策,公司政策,采購策略統統沃爾瑪化;
第二板斧:“斬首”行動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面對整合后的好又多高層管理,沃爾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了“斬首”行動,先報出好又多18名高管集體被裁,接著好又多采購部大清洗,直至所有部門分流裁撤;筆者認為第二板斧尤為重要,試想這些好又多高層原班人馬多是零售梟雄,如果不盡快清理,這些人將會是整合的最大障礙,整合將何從談其;另一樁跨國兼并案,英國tesco收購臺灣樂購在這一方面就顯得拖泥帶水,據消息,Tesco直到最近才把樂購原班臺籍干部清理完畢;直到今日Tesco在英國的良好基因仍然沒有完全注入樂購,這也就難怪業內仍然把Tesco樂購當作一家臺資企業。
第三板斧:苦練內功
沃爾瑪入主好又多后并沒有馬上對好又多硬件進行大規模的改造,除了行內人偶爾發現好又多悄然變成了沃爾瑪好又多之外,其他方面從賣場來看,看不出和沃爾瑪的店有多大關系;在平靜的表面下,其實暗流涌動:供應鏈的核心環節,采購正在整合,沃爾瑪自有品牌已經大批量進入好又多賣場;沃爾瑪電腦系統正在替換好又多原系統;好又多采購機構將大幅縮減,所有采購將集中到沃爾瑪深圳總部采購中心;好又多人員將按沃爾瑪標準進行重新面試,面試合格者將要接受為期幾個月的培訓;沃爾瑪老店的管理層,常務副總,部門經理等將直接進駐好又多賣場;所有好又多供應商將進行整合,所有配送將集中到沃爾瑪DC;好又多部門人員分流裁撤正在開展;至于好又多招牌倒是最后的事,試想你進入一家掛好又多招牌,但是銷售100%沃爾瑪產品,100%沃爾瑪管理風格的店鋪,最終摘掉好又多牌子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從目前的效果來看,沃爾瑪的三板斧做到“有理,有據,有節”。有理是按照了既定的策略,沙盤推演,先文化,后人員,再系統;有據是抓住整合的核心:高層換血和采購系統整合;有節是分階段推進,保持低調,避免來自競爭對手的攻擊,保持運營團隊穩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