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陷三聯泥沼 分析新三聯成功開業原因
國美電器(0493.HK)在與三聯集團的斗法中,正顯示出有力難施、節節敗退的跡象。5月5日,國美電器控制的*ST三聯(600898)發布公告稱,公司租賃三聯集團關聯方名下物業的濰坊、煙臺、棗莊3家分公司已經全部閉店。而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三聯集團在濟南、濰坊、棗莊新開3家“三聯家電商場”。此舉標志著三聯集團在失去三聯商社后正式重返家電零售業。
對于前后花費數億元巨資才獲得三聯商社19.7%股權的國美電器而言,噩夢似乎變得無休無止。
3家門店被迫關停
*ST三聯披露,2009年2月2日,三聯集團及其關聯方向公司發函,要求提前解除與公司棗莊分公司、煙臺分公司的房屋租賃合同,并與濰坊分公司的合同到期后不再續約。由于上述門店物業租賃問題未能通過協商方式解決,公司濰坊門店已于2009年4月15日被迫停業,煙臺、棗莊分公司于2009年5月3日營業結束后閉店,著手清理并退還租賃場地。至此,公司租賃自三聯集團關聯方名下物業的3家分公司已經全部閉店。
公告顯示,公司目前正在濰坊、棗莊兩地尋找合適的經營場所,擬于近期擇址重新開店。鑒于煙臺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煙臺分公司在當地的經營一直難以打開局面,公司近期將不考慮在煙臺重新擇址開店。
據*ST三聯介紹,截至2008年底,公司實際經營的直營門店只有8家,其中租賃三聯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物業的為濰坊、棗莊、煙臺3家門店,而8家直營店中盈利的門店只有濰坊店。隨著3家門店被迫關停,*ST三聯面臨規模減半的風險,這對寄望于國美入主從而改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投資者而言,不是個好征兆。
*ST三聯還對原控股股東三聯集團的種種行為進行了指責。*ST三聯認為,公司原控股股東三聯集團不履行重組承諾和違背與公司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約定,利用“三聯”商標在公司門店原址及附近開店,形成市場上兩個“三聯家電”的混亂局面,對公司正常經營造成嚴重困擾。不過,在三聯商標歸屬與使用問題的爭執上,三聯集團表現出要與*ST三聯長期死磕的姿態,而*ST三聯除了一紙公告痛斥三聯集團“侵犯商標專用權”外,目前還沒有其他實際的應對措施。
三聯集團趁勢反擊
相對于*ST三聯綿軟無力的斥責,三聯集團對于國美電器的反擊則強硬得多,除了提前解約“刁難”之外,三聯集團還選擇了重開“三聯家電商場”與對手直接叫板。
5月1日,位于趵突泉北路的“三聯家電”濟南旗艦店正式開業,距離□壁的三聯商社西門旗艦店僅有幾十米遠。雖然從選址、裝修到正式開業的籌備時間不長,店內的經營品牌卻頗為齊全,經營種類涵蓋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數碼等26大類上萬個品種。
在濟南旗艦店開門迎客的同時,三聯家電位于濰坊、棗莊的兩家門店也宣告開業,濰坊店更是在收回租賃給三聯商社的物業原址上重開,再加上4月18日開業的特許經營濟南世購中心店,三聯家電在省內擁有的門店數量已達4家。
三聯家電能夠這么快開業并形成規模,與家電廠家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電廠家負責人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三聯集團新店能得到廣泛響應,是因為大家都看到對家電連鎖進行制衡的必要性。國美越強勢,對家電廠家而言,經營與溝通壓力只會越大。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開店是在三聯集團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進行的,并無強大資金實力對門店予以支持。三聯集團方面表示,此次主要是輸出自身的品牌、網絡、場地、文化等,采用商場員工尤其是骨干員工、管理層集體出資的模式。而這種職工持股的模式也導致了三聯商社員工離職、回歸三聯集團的情況,對*ST三聯形成另一種打擊。
三聯集團方面稱,將依托三聯家電在品牌、網絡、渠道等各方面積淀下來的優勢,借助國家“家電下鄉”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社會資本加盟,在濟南開2家-3家賣場,未來一段時間內在全省原100多家特許連鎖店的基礎上,再發展80家-100家特許連鎖店。
業內專家表示,新三聯家電賣場的開業,標志著三聯集團與三聯商社已經進入門店、品牌、市場的全面競爭階段。
(經濟導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