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藥店店員 看招!
來源:
莫涵
2009-05-12 09:29
NO.1 “眼高手低”型員工
林笑是某知名大學的畢業生,可謂根正苗紅。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她從一家工業企業下了崗,應聘到藥店當營業員。為此,林笑總是有些不甘心,她逢人就說:“我以前在單位可是挑大梁的呢,現在的工作太瑣碎,太沒挑戰性了。讓我去干這些工作不是‘殺雞用牛刀’嗎?”
她這種不安分的苗頭很快被霍店長發現了。本著大膽提拔新人的原則,霍店長曾經安排了幾項有挑戰性的工作,考查她的能力。可沒想到,幾件工作林笑完成得都稀里糊涂,差強人意,讓霍店長很心寒。但林笑對此卻絲毫不知,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放到更重要的管理崗位上去,而不屑于每天都“站柜臺”。于是,她還是那樣漫不經心地工作,從來不把那些“小事”放在眼里。由于工作不努力,最近她每個月的銷量都“墊底”,霍店長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眼高手低、孤芳自賞的“高材生”……
【支招】
一般而言,“眼高手低”病癥的高發人群是“80后”。這代人獲益于大學的不斷擴招,大部分受過良好的大學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論能力和高文憑。但因為畢業時面臨“畢業生井噴”,再加上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很難找到與自己期望吻合的理想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降低就業標準成了他們無奈的選擇。由于降低了就業標準,到藥店工作后,多數人總是抱有“屈就”之感,而他們正值血氣方剛之時,因此這類員工在工作中常常表現出“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情緒,老想著干出一翻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小事卻不屑于做,即使做了,感情上也老大不情愿,心里也覺得不舒服、受委屈,認為在藥店一線工作簡直是埋沒人才。
鑒于店員的這種工作心理,店長在管理“眼高手低”的店員時,應該采取一定策略:
一是要讓員工學會從零開始。店長可以通過思想教育和培養,使店員明白:好高騖遠、急于求成是成功者的大忌,只有從眼前的小事做起,方能成就大事,畢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是教會員工低調做人,不要鋒芒畢露。筆者有位朋友是碩士研究生,鑒于很多中小企業不敢“高攀”這樣的人才,求職時,他拿出了自己的專科文憑,結果很快被錄用;沒多久,由于他干得很出色,老板要提拔他時,他亮出了自己的本科文憑;在新崗位上,他又因業績突出被肯定,這才亮出了碩士研究生文憑;老板“如獲至寶”,再次著手給這位員工加薪晉職。通過這個案例,店長要讓店員明白一個道理:一開始就亮了底牌的人,未必就會有底氣,學歷的作用只有在能力的陪襯下才會閃光。因此,在工作之初,鋒芒畢露并自我感覺良好、自視清高的人,更容易碰壁。
NO.2 “拈輕怕重”型員工
小田是一名“新兵”,在藥店的處方組工作。剛來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她為人開朗,活潑風趣,所以人緣特別好。但是沒多久,處方組的組長就找程店長投訴:“我不想要小田了,您把她調到其他柜組吧!”原來,小田雖然人緣好,但是工作總是挑肥揀瘦,拈輕怕重,常常以各種理由逃避上司的工作安排:“哎呀,組長,今晚我有個約會,盤點的事情真的是不能參與了,實在抱歉……”“不好意思,組長。我最近身體一直不太好,加班的事情就拜托給其他伙計們啦,先謝謝啦!”“天哪,這項工作好艱難呀,像一座大山一樣,可惜我不是愚公,不能完成您賦予的歷史使命,還是交給其他店員更妥當吧。”
總之,各種各樣的理由都會被她拿來充當逃避工作的借口。小田的組長終于忍無可忍,就要求程店長把她調離崗位。在和小田談過話之后,程店長把她調到了OTC組工作。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天,OTC組組長就又找到程店長,也表示小田工作不用心,挑三揀四,挑肥揀瘦。面對這樣被“踢來踢去”的店員,程店長抓破了腦袋……
【支招】
“拈輕怕重”實際上是一種“工作逃避”心理作祟,他們不愿意接受有挑戰性的工作,不愿意被額外的工作(如加班)“霸占”了自己的業余時間,甚至不愿意在集體行動中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小田就是一名這樣的員工,她雖然人緣很好,但這只是一種暫時現象,當所有同事都知道她工作“拈輕怕重”的時候,也就沒有人愿意再與其為伍了。
在管理這類店員時,店長不妨從培養員工的“羅文精神”開始。安德魯•羅文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美西戰爭即將爆發,為了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美國總統麥金萊急需一名合適的送信人,把信送給古巴起義軍的首領加西亞將軍。軍事情報局向總統推薦了安德魯•羅文中尉。羅文在接到總統交給他的送信任務后,馬上無條件執行,并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種種困難,用一雙腳穿越了險惡之地,完成了這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培養員工的“羅文精神”,就是要幫助店員找回丟失的工作責任感。首先,要學會正面肯定。逃避責任的員工常常會說:“哎呀,這件事情太難了,我害怕做不好呢!”你應該回答:“沒有嘗試,你怎么知道結果呢?我和同事們都相信你能順利完成任務!”正面的肯定永遠要比苦口婆心的規勸更有效,也比嚴厲的批評更能觸動員工的靈魂。其次,要讓有責任感的員工獲得獎勵。如果在你的團隊里,有責任感和無責任感的員工享受著相同的待遇,或者你對主動工作的員工所做的成績視而不見,那將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即便你不愿意進行相應的物質獎勵,口頭的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NO.3 “吹毛求疵”型員工
在藥店,有著不俗業績的營業員小毛讓黃店長很煩惱,因為小毛總是愛“挑刺”,今天看不慣這,明天看不慣那。“藥店制度太苛刻”,“老板給的薪水太低”,“這里的工作環境不好”等,諸如此類的埋怨幾乎成了她的“口頭禪”。這不,由于季節變化,黃店長剛剛調整了作息時間,小毛就又開始“挑刺”了,她向身邊的同事抱怨說:“工作時間本來已經夠長了,現在又要延長一個小時。黃店長真是21世紀的‘黃世仁’!”
這話傳到了黃店長耳朵里,氣得他一天沒心情吃飯。黃店長真想把小毛這個“意見布袋”給“開銷”了,可又想到她工作還是很認真的,業績也不賴,就是愛“吹毛求疵”。如果讓店員們知道了因為小毛“意見多”就開除她,難免要責怪自己小肚雞腸。另外,從藥店發展的角度看,留下能力不俗的小毛,也是一種人力資源儲備。但如果不把小毛“掃地出門”,又該怎么馴服她呢?
【支招】
“吹毛求疵”的員工并非缺乏工作責任心,他們只是容易對身邊的人和事發生“過激反應”而已,有點敏感和神經質。而且這類員工往往具備兩大“潛質”:一是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挑刺”說明該員工對身邊的事物很關注,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可以“挑刺”的地方,而這個地方,正是門店管理的盲區和弱點。二是性格比較直率。“挑刺”的員工發現問題,從來不藏著掖著,而是直抒己見,采取的方式可能會偏激,但是初衷不壞。因此,在管理這類員工的時候,店長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認真聆聽。店長可以選擇適當的時候,與這類店員開誠布公地談談,認真聆聽他們的意見,甚至可以請他們提出改革方案。
二是及時反饋。追求完美的管理者,應該對“吹毛求疵”的員工表示歡迎,因為他們是你管理的“晴雨表”。對于“挑刺”員工所反映的問題,店長應該做到及時記錄,及時處理,及時反饋:“你提出的問題我會認真考慮的,我很欣賞你的耿直,但你的意見的確不符合門店管理的需要……”這樣,“挑刺者”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就會更加忠實于企業。
三是適當肯定。并非所有的“挑刺”都是空穴來風,或者無理取鬧,對于那些具有積極意義、有助于店長改善管理的“挑刺”,店長應給予適當肯定。此外,店長還可以設立一個“挑刺信箱”或者“吹毛求疵獎”,給那些“挑刺”店員提供一個可以“雞蛋里挑骨頭”的渠道和機會。
點評
其實,“另類店員”何其多,當然不僅僅局限于本文中所提到的3種,但是對于另類店員有一個通用的處理策略是:
第一,客觀。店員究竟“另類”在哪里,會對組織產生哪些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管理者要能做出準確客觀的判斷,并據此做出應對之策。
第二,寬容。不要把“另類”店員一棒子打死,要看得到“另類”的潛臺詞是什么,激發并利用他們的特長,使其“另”而有度,其才可展。
第三,引導。“另類店員”也有可愛之處,所能之事,關鍵在于管理者能否幫助他們擺正自己的位置,揚長避短,使其發揮自己的真才實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