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服裝市場進軍電子商務能否雙贏?
網絡經濟對傳統媒體的沖擊的同時,也開始表現出對專業市場的青睞:阿里巴巴已經開始與杭州的四季青、上海的世貿商城等展開了全面的合作,石獅服裝城也與盛世商朝結出了網上碩果,更有一些專業市場開展了網上商城和"網貨"交易。是創新還是跟風?一時間,電子商務撲面而來,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最近看到一則消息:美國《西雅圖郵報》宣布放棄紙媒只保留電子版,給美國本已慘淡的傳統媒體業再潑一瓢冷水。而美國通用汽車的破產保護更預示著:生產者驅動經濟的時代正在過去,互聯網帶動下的消費者驅動時代正在來臨。
網絡經濟對傳統媒體的沖擊的同時,也開始表現出對專業市場的青睞:阿里巴巴已經開始與杭州的四季青、上海的世貿商城等展開了全面的合作,石獅服裝城也與盛世商朝結出了網上碩果,更有一些專業市場開展了網上商城和"網貨"交易。是創新還是跟風?一時間,電子商務撲面而來,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30年前,正是專業市場取代了傳統的計劃分配體系,成為哪個時代最為搶眼的流通新平臺。時間又過了30年,網絡經濟的滾滾浪潮席卷而來,電子商務也許正在成為下一個專業市場的取代者。
目前,專業市場與物流、會展、旅游、創意等新經濟形態結合,為專業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而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的結合,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但從未來的結果看,難免會產生一些聯想:
專業市場:嫁接還是直通
目前,中國的大多數專業市場嘗試投入資金,自行構建電子商務平臺,但卻通常停留在只有"電子"沒有"商務"的建站階段。各專業市場自建網站,做電子商務,少有成功的,因為,無論專業市場怎樣做電子商務,其實都很難整合電子商務中的多種專業資源(阿里巴巴憑借全球3000萬的會員,可以為商戶提供信息流、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四個方面的支撐。還有更快捷、安全的支付體系)。嫁接的路走起來很難,于是,就有一些專業市場開始利用專業市場自身的信息和商戶資源直接與電子商務公司開展合作(如杭州四季青與阿里巴巴等),搭上了"便捷"的"直通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到終點誰將成為車頭也只能拭目以待。
產業集群:選擇還是轉移
多年來,產業集群一直是專業市場重要的客戶和服務對象,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產業集群中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開展商貿活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與此同時,象阿里巴巴這樣的專業電子商務平臺便直接深入到產業集群中,使產業集群找到了一個更便捷的新平臺。產業集群利用阿里巴巴網絡平臺整合資源,共享信息,形成一個虛擬的經濟綜合體,完成了傳統生產鏈的升級;而阿里巴巴借助電子商務,推動專業市場創新交易模式、管理模式和營銷模式,完成了傳統流通鏈的升級。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之間的互動作用由于有了電子商務公司的"第三者"插足,導致產業集群增加了對專業市場"選擇還是轉移"的新空間。
批發零售:虛擬還是現實
目前,專業市場中的批發和零售正在逐步走向融合。一方面,零售消費者(大多是年輕人)開始逐步進入網上購物系統,成為專業市場拓展零售市場中新的競爭對手;另一方面,代理商(尤其是新一代代理商)也開始逐步適應電子商務交易帶來的好處,逐步"拉直"采購路線而直接與產業集群或阿里巴巴或阿里巴巴的合作者們采購。從采購商和消費者的角度看,網上購物必然會成為她們的新愛。
電子商務:依托還是侵蝕
無論是專業市場尋求電子商務還是電子商務尋找專業市場,但有一點就是,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必然是促進電子商務逐步取代專業市場。基于這樣的發展趨勢,電子商務在缺乏實體市場的環境支撐下,開始必然會依托于專業市場實體平臺,但一旦網絡虛擬平臺被實體市場平臺中的采購商和消費者認可或"購并",那么,實體市場的功能自然會逐步喪失。有人說:電子商務猶如一劑"鴉片",不"沾邊"的時候可以生長到"老死","死"的無怨無悔;"沾邊"以后,煥發了新的"激情","死"的"無影無蹤"。
電子商務講究的就是無場無形交易,而專業市場賣的就是攤位、靠的就是有形。那么,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公司的合作是"雙贏"還是"購并"?這里其實蘊藏著"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的游戲規則。專業市場們已經看到了互聯網的趨勢和未來,是固守陣地還是伺機突圍?電子商務公司更看到了專業市場的實際和基礎,是獨立孤行還是融合侵蝕?這個才是雙方攻心的奧秘,而對于眾多的專業市場而言,誰都在擔心,爬晚了以后還能夠嘗到"檳榔"的味道了嗎?因此,從發展的角度看,電子商務會逐步削弱以至取代專業市場的平臺功能。從"依托"到"侵蝕"也許這才是電子商務公司的目標。
對于專業市場而言,電子商務是一個"雙刃劍"。從理論上講,雖然虛擬市場和實體市場會在一定時期內共存,但專業市場的實體平臺與電子商務的虛擬平臺必然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從更長遠的觀點看,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公司的結合,成功的也許只有一個或幾個,倒下的也許是一大批。"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旦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結合成功,必然會出現"勝者王侯敗者寇"的景象。網絡的崛起,根本改變了專業市場的生態。專業市場因網絡而腐朽,卻又因網絡而找到"第二春"。
有鑒于此,專業市場要不要開展電子商務?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一些專業市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不能不說是一件好事情,是專業市場開始進步和提升的重要體現,也是未來專業市場轉型的趨勢之一。那么,以什么樣的模式開展電子商務才是專業市場門值得深思的問題?
專業市場發展電子商務和其本身的地位和條件(老市場還是新市場?一般市場還是品牌市場?)息息相關的,同時,電子商務本身也有不同的類型,對于不同的市場和不同的基礎也有其本質的區別,有符合實際的定位和模式才是根本。最近筆者觀察到,一些"集散型"專業市場也開始熱鬧的搞起了電子商務,其實,作為"集散型"專業市場,關鍵是你的專業市場的"根"在哪里?由于本身缺乏產業和品牌的支撐,如果再把這些"無根"的商戶都上網了,也許新的危機也就開始出現了。
專業市場發展電子商務和專業市場與電子商務公司的結合是有本質區別的。專業市場開展電子商務在平臺、渠道、品牌和商戶等多個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些優勢也是專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但如果專業市場把這些優勢做成了軟件和光盤,再將這些資源和優勢與電子商務公司展開"無縫"合作,必然會呈現"誰主導誰"的問題。如果"專業市場+電子商務",或許會成為專業市場飛翔的翅膀;如果"電子商務+專業市場",那專業市場失去的也許就不只是商戶和渠道的資源了。"皮之不在,毛將焉附"?對于專業市場,也可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站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彌補自身的不足。是補充,而不是全部,不可以邯鄲學步,更不可本末倒置。專業市場一方面要適度開展網上電子商務,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專業市場的經營管理,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專業市場新型業態和功能的提升才是根本,電子商務也許在一段時期內只能是大多數專業市場的補充罷了。
(胡寶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