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聯、7-11、沃爾瑪如何搶占世博商機
當世博會期間,各大零售商都開始瞄準這塊 “大蛋糕”,百聯、沃爾瑪、麥德龍等分別啟動了不同模式的世博商品銷售模式,以往還暗地里“較勁”的零售商們,將在世博園區5.28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展開 “貼身肉搏”。
直入園區的先機
上海的 “商業大鱷”百聯集團顯然已占據“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先機。他們進行世博零售品銷售的方式也非常直接——在全國開設超過2000家世博特許商品銷售網點,并以開設旗艦店和入駐世博園區等形式拓展。
百聯集團表示,目前其麾下擁有約4000多家各類業態門店,作為上海商業航母,已擬定了世博營銷百日計劃。首先,百聯在市百一店和五角場百聯又一城各開設一家超大面積的世博特許商品旗艦店,前者面積約1500平方米,后者面積約1000平方米。其中,市百一店旗艦店經營特許商品品種超過3000款,是迄今為止經營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世博特許商品商店。
此外,百聯還將以專柜、專賣店等形式在全國發展超過2000家世博特許商品銷售網點。其中包括在世紀聯華設立57家、快客便利店設立909家、羅森便利店設立299家、華聯吉買盛設立26家、長三角地區聯華和華聯超市設立數百家等。
不過,對于百聯來說,最重要、最直接的是進入世博園搶占商機。
百聯集團有關負責人透露,這些園區內的零售網點銷售額被集團很是看好,集團希望通過園內的直接零售網點以及全國2000多個世博特許商品專賣店或專柜、旗艦店等渠道,使百聯集團整體的世博特許商品的總銷售額未來達到65億元。
除了百聯,經過競標后,同樣有幸進入園區直接搶占客源的還有全家便利店,全家總經理室經理彭軍向媒體表示,根據官方預測的世博會期間入園人數計算,園區內的便利店銷售額應該會明顯高于平時的同類門店。
根據業者估計,園區內消費類連鎖門店的每月單店營收預計是平日同類普通門店營收的3倍左右。
外圍爭搶世博商機
世博園區內的商業布點數量畢竟有限,大多數零售企業無法直接入園開店。但在外圍,零售商們并沒有閑著,他們都在試圖以曲線方式搶奪市場。
7-ELEVEN采取的是“貼身”策略,并專門準備了一套“上海7-ELEVEN世博會專案”,即在世博園區周邊的地鐵站設立門店,同時,他們也獲得授權,可在門店內售賣世博會特許紀念品。此外,他們還設立專案架推出各地特色商品營銷,以滿足全國各地游客的不同消費需求。
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則別出心裁地與攜程聯手,在全國11個城市的45家沃爾瑪購物廣場和3家山姆會員店開始獨家銷售攜程的 “上海2010世博快線”系列產品。由攜程提供的“世博快線”產品共三種——單次入園產品、三次入園產品及五次入園產品。“世博快線”包括世博園入園門票;上海市內指定地點到世博園入口免費巴士接送服務;快速入園服務;世博園熱門場館預約服務。此外,沃爾瑪近期還啟動了世博特許商品專區,進行世博產品的銷售。
“沃爾瑪與攜程的合作屬于業外代理,即由攜程制作產品,再由零售商這種非旅游業者的業外渠道進行銷售。這對于攜程拓展世博旅游產品的線下銷售很有作用。而零售商也獲得了利益。”上海市旅游局旅游市場管理處副處長顧建斌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不論是運用哪種模式,零售商們在抓牢商機的同時必須冷靜謹慎操作,比如園區內零售網點與普通零售網點的商品銷售品類有明顯差別,因為其銷售商品必須是世博局官方認可的商品,所以對供應商有嚴格的選擇。而沃爾瑪與攜程的業外代理模式則需謹防管理風險。 樂琰
更多世博商機在會后
世博會上可看的東西很多,但商機不能不重視。世博商機開發有前期和后期。前期開發就是開發世博會本身,據有關方面透露,參與世博會市場開發的企業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即包括戰略合作伙伴、高級贊助商和會徽等10大類產品的特許經銷商和生產商。前兩者基本上屬于少數跨國公司及國內的行業龍頭企業,剩下的能為更多普通企業共享的機會,只有特許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很顯然,世博會的市場開發,只是世博商機的一小部分。
世博會更多的商機是在會后的合作開發,在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鑒。日本人特別喜歡辦世博會,他們說每次世博會都能加快本國的現代化進程。日本之所以能夠充分“消化”世博會上的優秀科技成果,與會后尋找商機是分不開的。像2005年愛知世博所展示機械人技術含量之高,震驚世界,據說日本企業研發機械人與人口老化有關,它們被用作照顧老人。日本機械人獨步天下,所蘊含科技國力之強大,識者知其厲害,但是日本巧妙地將機械人與照顧老人掛鉤,其會后的市場潛力之大也可想而知了。
我國有許多科技創新型城市,應該利用世博會這個平臺多找些好商機。依筆者之見,這里主要有兩類好商機值得合作開發,一類是國外項目。像日本這次主題為“會呼吸的展館”,他們突出在節能、節材、節水、可再生能源和保護環境等各方面。應該都存在著合作的機會,我們的企業完全有可能借此進行合作洽談。至于其它各國的優秀科技成果都可納入我們的合作視野。另外一類是本國的先進技術,同樣不能輕易放過。這次世博會主角之一是各個城市、企業的高新產品,在長達6個月的展示時間里,我們的企業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合作伙伴,并努力開發出更多符合時代需要的新興市場。 馬也
世博商機盡在六大行業
2010年上海世博會商機無限。據調查,“上海世博會預計將有7000萬參觀者,參觀者除了門票消費之外,平均消費預算達1522元。”上海市開業指導專家彭鎮秋認為,世博會無疑是一場“經濟奧運會”。成功舉辦世博會將有利于促進就業、推動技術、牽引經濟。而微小型企業在參與和分享世博會商機上,主要有六大商機:一、餐飲住宿行業的商機,主要有小餐館、休閑茶館、咖吧、酒吧、便捷的小攤點、經濟型小旅館等;二是旅游會展行業的商機,主要有開辦小型旅行社,或成為大中型旅行社的協作單位,承接大中型會展會務公司的業務,銷售地圖、音像制品、郵票等印刷品;三是商貿行業的商機,珠掛件、刺繡、陶瓷藝術品或民族特色服裝等;四是交通物流行業的商機,世博會期間外來散客對出租車輛有一定需求;五是印刷行業的商機,世博會舉辦將對該行業的經濟、技術發展有帶動作用,且將有大量的個性化印刷、即時印刷、短版印刷的需求;六是傳統服務行業的商機,如上海要以清潔面貌迎接國內外的游客,數以千計的大樓需要粉刷、清洗,這給清洗公司帶來商機。
(山西經濟日報 沙情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