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商業模式多路徑選擇
“健康商業模式”一經提出,即引來業內高度關注與認同,對其進行研究與實踐正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打造健康商業模式須解決什么問題?有何實現途徑?業內人士有不同的思考。
可以說,健康商業模式是對應著“藥店黃金十年”理念的提出應運而生,必將成為“藥店黃金十年”的主流。筆者認為,其實現路徑大體有以下幾種:
新舊結合
模式:用新技術與新的運營方式等改變傳統運作方法,形成一種差異化的全新商業模式。
解讀:“水泥+鼠標”是這種模式的代表。其特點是通過互聯網等新的技術手段,整合傳統的產業資源,實現新技術與舊產業的創新性結合。這種新舊結合往往伴隨著跨行業的資源整合,突破了行業既有的限制與競爭規則,也改變了產業價值鏈的構成,在商業模式上同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網絡銷售、網上藥店是今后發展的重點,也是健康商業模式的探路者。
上下游延伸
模式:集中產品、市場、品牌等優勢資源,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發揮綜合配套優勢和協同效應,建立新型的產業競爭和盈利模式。
解讀: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目的不僅在于通過企業規模、產業配套等優勢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還在于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與外資聯姻
模式:通過產權、股權、合資合作等形式,與跨國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不僅提升自身管理與運營水平,也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創新。
解讀:在藥店經營的創新方面,國內企業與跨國公司差距甚遠,而合作是彌補差距、實現飛躍的最好辦法。
新多元化
模式:以多元化的產品為依托,重在提供多元化服務,并以此謀求更高的利潤。
解讀:藥店以往的多元化,往往只圍繞產品結構和組合做文章。這只是健康商業模式的一半,更重要的另一半是以多元化產品為基礎,著眼于大健康、治未病等,由經營產品的多元化轉向消費習慣研究、健康服務等為重點的多元化,為顧客及其全家提供一攬子的多元化服務。
并購或聯盟
模式:通過重組并購、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不僅降低了采購成本,也提高了行業地位和競爭力,是打造健康商業模式的一條捷徑。
解讀:業內通過重組或者聯盟等方式謀求做大做強的努力屢見不鮮。兩者稍有區別的是,重組往往伴隨著產權股權的改變,而聯盟大多在業務層面以聯合采購、集體貼牌生產等方式展開,相對更容易推進,可在短時間內做大規模。目前,有聯盟在商業模式創新上著力頗多,一些以大健康產品為主,集合了現行先進經營業態,并聯合工業強勢企業欲一步到終端的嘗試,頗值得期待。
“輕公司”化
模式:只經營藥店業最核心、利潤率最高的業務,而把其他業務外包,在“輕公司化”運營的同時謀求利潤的最大化。
解讀:前幾年紅極一時的PPG是“輕公司化”商業模式的典型,盡管其目前遭遇資金危機,但其模式具有強大競爭力。
輕公司化商業模式的核心在于壓縮生產銷售流程與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由于沒有龐大的工廠和繁多的門店,依靠強有力的外包協調能力、市場調控能力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PPG實現了成本的最低化。
藥店業經營品種、涉及品類、服務對象繁多復雜,且呈現典型的“二八特征”,是“輕公司化”的極好選擇。“輕公司化”的方式,可以通過“專業化+外包”實現。
(醫藥經濟報 作者:逄增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