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美國藥品零售50強的成功之路(一)
2010年,美國《Drug Store News》雜志評出了美國藥品零售行業的50強,其中有老牌的零售藥店,有大型超市,也有新興的網上藥店。對于他們來說,處方藥銷售額是惟一的排序依據。
《Drug Store News》認為,2010年,美國零售藥店面臨的競爭已經不再僅僅來自于同行——在今天的美國,自動售藥機已成遍地開花之勢,還有網上藥店等其他的零售商……就連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巨大的壓力之下,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而目前美國藥品零售行業的現狀是,產品同質化的現象仍然嚴重,消費者買不到個性化的產品。要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惟一的方法就是找到只屬于自己的產品,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當然,這要依賴于上游的生產企業。
從本期起,本版將連續簡要評述這50強企業,并簡介其各具特色的成功之路。
——編者
第1名
Walgreens(沃爾格林)——新門店 新思維
總部所在地:美國伊利諾斯州 迪爾菲爾德
2009年總銷售額:633億美元
相比2008年增長幅度:7.3%
總門店數:6997家
店均營業面積:14700平方英尺
處方藥銷售額:412億美元
處方藥在總銷售額中占比:65%
店均銷售額:9050萬美元
(注:以上為2009財年的統計數據,財年截止于2009年8月31日。截至2010年2月28日,沃爾格林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7180家。)
在美國深陷經濟衰退泥潭、醫保體系動蕩不斷的2009年,沃爾格林卻實現了急速擴張,其終端門店仿佛一夜之間就已遍布大街小巷。
這個位居美國首位的藥品零售大鱷,不久前掀起了一陣并購狂潮,并購對象包括紐約的Duane Reade、明尼蘇達州的Snyder's Drug Stores、田納西州USA Drug的17家超級門店和Ike、12家位于波士頓的Eaton Apothecary藥店,還有3家位于波多黎各的E1 Amal門店。
其中最大的并購案是關于Duane Reade的。2010年3月30日,Duane Reade的257家門店正式歸于沃爾格林旗下,這也是沃爾格林109年的歷史當中,收購門店數量最多的一次。而這次并購最終把沃爾格林推上了美國藥品零售行業的頭把交椅。此外,Duane Reade在城市門店經營和美容產品營銷方面的經驗也提高了沃爾格林的經營能力。當然,沃爾格林從Duane Reade身上學到的遠不只這些。
沃爾格林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格雷格·沃森表示,自從收購Duane Reade以后,沃爾格林的化妝品業務出現了顯著增長。“這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說,“之前,那些財大氣粗的國際化妝品品牌根本不愿意做藥店渠道,但在目前糟糕的經濟狀況下,他們也不得不放下架子。更何況,Duane Reade藥店的經驗,已經使沃爾格林的化妝品營銷能力絲毫不遜色于百貨商場。而目前,Duane Reade的加盟,已經為沃爾格林帶來了3個一線化妝品品牌的進駐。”
同時,沃爾格林也努力在其他方面尋求“突破”。在“健康照顧”領域,沃爾格林和Caterpillar(卡特彼勒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生產廠家之一)等大型企業簽訂盟約,為這些企業的員工提供直接的藥學服務和藥品折扣。另外,沃爾格林還重組了旗下的藥品零售業務和臨床健康照顧業務,為旗下門店制定出統一的服務標準。而且,其在工廠、工地、校園中設立的健康服務中心也在不斷擴展。
不僅如此,由于創造了新的混業經營模式,沃爾格林正在改變著美國零售市場的格局。據沃爾格林的相關負責人預測,新業務的拓展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也將帶給沃爾格林數十億美元的銷售增長。
2008年秋,沃爾格林推出了一些列措施,如削減庫存成本;將藥劑師從耗時耗力的配藥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其集中精力于健康照顧和藥物管理業務。而通過首創“CCR(以顧客為中心實施營銷)”銷售系統,一年間,沃爾格林的庫存量差不多減少了4000個箱位。“當然,‘CCR’的作用還不僅僅是減少庫存,更重要的是提升顧客的全程購物體驗。這對于我們來說,則意味著客單價的提升。” 沃爾格林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CCR”還帶來了對于顧客來說更便利的商品陳列、更高效的產品識別系統,以及店面形象的提升,等等。更重要的是,顧客對這些改變贊賞有加。
“‘CCR’系統的終極目標是,讓我們知道如何更好地服務于顧客,以及顧客究竟需要什么。”沃爾格林的財務官韋德·密克隆說。他表示,如果進行順利,“CCR”將最終促使沃爾格林的運轉形成良性循環——良好的購物體驗帶來更高的銷售、更低的庫存、更少的成本,而這等同于現金流和利潤的提升。
據了解,截至目前,“CCR”系統已經覆蓋了沃爾格林旗下7180家門店中的700家。沃爾格林方面表示,到2010年年底,“CCR”系統將再覆蓋2500~3000家門店。
第2名
CVS Caremark——新生代藥店先驅
總部所在地:美國羅德島州 文索基特
2009年總銷售額:987億美元
相比2008年增長幅度:16.7%
總門店數:7025家
門店營業面積:8000~25000平方英尺(老店);10000~13000平方英尺(新店)
處方藥銷售額:376億美元
處方藥在總銷售額中占比:68%
(注:以上為2009財年的統計數據,財年截止于2009年8月31日。)
隨著美國醫療改革的深入,2009年,CVS Caremark(以下簡稱“CVS”)制定了“降低整體醫療成本、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應對策略,并配合該策略推出了“藥品福利管理(PBM)”的新業務。毫無疑問,2010年,CVS仍在全力促使該業務得以延續。
“從整體銷售額來看,CVS仍然是美國最大的藥品零售商,我們需要繼續鞏固這一地位。”CV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姆·瑞安說。據他介紹,在本財年,對CVS貢獻最大的業務正是PBM業務,該業務為CVS帶來了更多的配藥訂單。“顧客的積極回應讓我們看到了藥品福利管理業務的希望,相信它會帶給我們一個豐收的2011年。”湯姆·瑞安說。
為了支持藥品福利管理業務的拓展,不久前,CVS和Generation Health公司結成了伙伴關系,共同推廣“藥物基因組學(PGx)”的應用,幫助消費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藥物基因組學所基于的理論是:即使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由于他們的基因不同,也會對同種藥物產生不同反應——有些人可能療效顯著,有些人則沒有什么效果,少數人甚至會產生不良反應。其工作原理是由專業醫師抽取患者的血液,從中提取DNA,然后交由特殊的芯片進行處理。芯片會找出特定的基因,也就是那些決定患者產生不同藥效的基因,然后,根據不同的基因變量,決定是否給患者服用特定藥物。
而在過去,傳統藥理學的假定前提則是患有同種疾病的人大多可以服用同種藥物。藥物基因組學這種革命性的新技術,使得藥品的個體化成為可能,也為未來的社區藥店勾勒出了發展的可能性。
今年上半年,CVS向參加藥品福利管理業務的顧客推出了基因組測試服務。初期涉及的領域主要包括腫瘤、心血管疾病和艾滋病。未來,這項服務還有望被應用于遺傳性疾病的檢測。
皮爾·洛夫貝格,原Generation Health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現在是CVS藥品福利管理部門的新負責人。他曾經極大地改善了Generation Health的財務狀況,并直接促成了該公司與CVS的戰略合作。“剛到CVS的第一個月,其團隊創新能力之強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皮爾·洛夫貝格說。自從2009年12月上任以來,皮爾·洛夫貝格的工作主要是促成顧客和醫生的互動。
CVS的另一個舉措是“籃子購買”計劃。該計劃允許慢性病患者以較低的價格在門店一次性購買90天的處方量。截至目前,參與“籃子購買”計劃的顧客已經超過了470人,購買額接近550萬美元,人數遠遠超過了2009年年初的130人。而最令CVS驚喜的是,其中的10%是新顧客,足見“籃子購買”計劃對顧客的吸引力。“而對于顧客來說,‘籃子購買’計劃的確為他們節約了大筆的金錢,這是真正的雙贏。”皮爾·洛夫貝格說。
此外,“1分鐘診所”項目是CVS的另一個亮點,該項目已經覆蓋了56個地區的570個診所。通過該項目,CVS希望能繼續強化“慢性病患者的主要照料者”形象。2010年,參與該項目的診所除了對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慢性病患者實行重點監測外,同時還推出了哮喘監測服務,并啟動了糖尿病監測試點。“1分鐘診所”項目的負責人安德魯·薩斯曼表示,到2011年年底,該項目應該能夠實現盈虧平衡。
在零售業務方面,第7000家店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開業,使得2009年成為CVS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同時,CVS在這一年也進入了包括波多黎各、圣路易斯和孟菲斯在內的幾個新市場。另外,該公司還計劃在2010年再開出約250~300家新店。
同時,這幾年CVS在化妝品市場上也收獲頗豐,持續推出的“Beauty360”化妝品商店已經成功立足于高檔市場,目前的17家Beauty360門店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亞州,另據了解,另外4家Beauty360門店已經在醞釀中。
(中國醫藥報 編譯/楊米 譯自美國連鎖藥店雜志《DRUG STORE NEWS》)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