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餅干搶占春節市場 卡夫重回聯華貨架
元旦剛過,春節將至,商超及批發渠道中各類糖果、炒貨及餅干市場正展開一輪促銷大戰。或是被節日商機所打動,自去年11月起就進入冷戰的卡夫與聯華超市終于握手言和,在一二線城市占餅干市場半壁江山的卡夫重回聯華貨架,只是尚未回歸到風光時的主流位置。而近年來一直順著渠道慢慢走的進口餅干則借機推新品占市場,丹麥、馬來西亞及韓國等地的產品在傳統渠道及淘寶均大熱。
卡夫聯華風波平息
廣州消費者委員會聯同澳門消費者委員會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分別從廣州及澳門購買了50批次餅干樣品,依據國家標準,對17個項目進行了檢測,上周公布抽檢結果稱,澳門餅干合格率為93.33%,廣州僅為80%,有4批次檢出苯甲酸,1批次檢出山梨酸,1批次檢出苯甲酸并霉菌計數不達標,另有1批次菌落總數不達標。廣州鱷魚仔、廣東民大華威、朝日新鮮食品、瑞安味丹食品廠等表示,樣品檢出的苯甲酸可能是通過原料小麥粉中添加的過氧化苯甲酰帶入。
消息一出,消費者立即在購買年貨餅干時產生警惕,稱將更傾向購買知名品牌的產品。而在A C尼爾森調查中市場份額達45%、業內人士稱一線市場占有率超78%的卡夫系列也終于在上周回歸聯華超市和快客便利,為期整整兩個月的卡夫聯華風波終于平息。但從賣場布局看,卡夫系列餅干在貨架上的位置并不很起眼,品種和數量都有所不足,顯然完成全方位補貨還需一定時間。
茱莉在華增速達50%
記者走訪超市發現,眾多超市還將不少進口餅干禮盒放在了顯著位置,有促銷員向記者表示,每逢重大節日,進口餅干禮盒的銷量增長甚至會翻番。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告訴記者,進口餅干在國內占有率大約只有5%-8%,其中丹麥藍罐曲奇、馬來西亞茱莉Julie′s以及韓國的樂天、好麗友等銷售較好,日本進口餅干則因價格更貴,銷量有限。
生產茱莉餅干的馬來西亞柏發中國總代理、迪慎公司總經理李瑞達告訴記者,目前卡夫、康師傅等在國內生產的餅干主打中等價位,進口產品則瞄準中高端市場,而在東盟零關稅政策實施之后,茱莉、麥琪等馬來西亞產品加大投放力度,且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涌入。“茱莉餅干在全球年增速達30%,花生夾心在馬來西亞銷量第一。”李瑞達表示,今年將新推美旋律鐵罐等8種禮盒、10種新品,目標是復制去年在華50%的增速,3至5年內全面打開中國市場。
(南方都市報 記者 呂靜蓮 實習生 段惠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