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國美蘇寧零供關系整合兩年無效果
連日來關于零供關系的規范引起了國美、蘇寧及其各大供應商的廣泛關注。即將出臺的規范內容將涉及扣點費、賬期時間、促銷規范、損耗管理、風險轉移等。分析認為,這將致國美和蘇寧的利潤受損。國美和蘇寧認為過去幾年作出了不少改善與供應商關系的努力,新的經營模式也在努力構建當中。
康師傅、中糧、卡夫等制造商斷貨零售商,使得零售商進場費又被熱議,并波及家電行業。中國商務部已明確透露,正連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起草制定有關零售商、供應商商品購銷合同規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此表示,該規范即將出臺,內容會涉及扣點費、賬期時間、促銷規范、損耗管理、風險轉移等。有分析認為,該規范一旦實施,家樂福、蘇寧電器、國美電器之類主要依靠渠道收費、扣點等獲利的零售企業可能利潤受損。
零供關系規范一直在進行
不過在國美電器副總裁何陽青看來,雖然零供合同規范尚未落地,但家電業零供關系的規范在過去兩年一直在進行。
“協同供應鏈管理是這兩年在家電供應商和連鎖商之間一直在討論的話題,”何陽青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過去連鎖商收取了很多不透明、不規范的費用,未來都要通過合同進行約定,雙方就可以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清晰的費用預算管理。”何陽青認為,只要構建起新的經營模式,“對供應商和零售商都會有合理的利潤”。
國美曾于2009年8月宣稱在濟南新開的一家門店中“試點”取消“進場費”,彼時,時任蘇寧電器總裁的孫為民對本報記者回應,蘇寧沒有收“進場費”,但就坦言會對廠家收取促銷費和選位費,“會順勢而為作出改變”。
分析認為,濫收進場費成為商業規則時,零售商便會放松內部管理和成本控制,不再有經營創新的動力,其市場角色也從轉售商品的獨立中間商變為貨架出租商。
記者觀察
整合效果尚不明顯
現階段整合效果顯然還不太明顯,何陽青也坦言,要規范零供關系,實現賣場經營向商品經營轉變,“這需要一個過程”。
“我感覺這兩年國美和蘇寧收取的費用并沒有減少多少”,一位空調企業的高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另一位彩電企業的老總則看到了進步,“四五年前廠家因為與零售商發生矛盾,直接斷貨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在這種現象明顯少了很多”,他說,特別是2008年年底黃光裕事件發生后,無論是結算周期還是合同條件國美都主動作了一些讓步。
家電觀察家劉步塵認為,“零售商與制造商應該是獨立的買賣關系,零售商不應該通過霸占供應商資金、收到各種費用來賺錢”。特別是對于已經邁出國門的中國家電連鎖企業來說,只有建立起規范的零供關系才能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
(廣州日報 劉新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