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買失利原因--營銷模式最重要
于是,市場變的越來越透明,中國的民營企業變得越來越規范,中國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接下來就是跨國巨頭的紛紛失利,雅虎被阿里巴巴收購、易趣被淘寶擊敗、家樂福欺詐事件、最后到百思買的全線關門……
可能很多人都會把這次百思買的失利解讀為水土不服,但真正什么叫水土不服呢?筆者認為,百思買把國外先進的營銷From EMKT.com.cn理念和營銷手法引進中國,看似很潮,但實際上卻是生搬硬套。現在中國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營銷的4P上,百思買卻早已超越了4C,把客戶體驗提到了前列,從營銷上講,沒有錯,但問題是目前國人還沒有“進化”到那么先進,體驗完的時候,他還是會更關心價格,比如一臺彩電,同樣的型號,如果你百思買的價格比競爭對手國美、蘇寧高出個一兩百元,大部分的中國人就吃不消了。因為現在的中國人不是沒錢,而是中國人素來都有“節儉”的天性,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水土不服了。
此外,除了水土不服之外,營銷模式的失誤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營銷模式就是企業內部在營銷價值鏈各環節中一系列業務活動或因素的組合。只有掌握了營銷模式的特性和本質,企業才可能透徹了解營銷活動的規律,從被動適應轉化為主動引領,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營銷模式是動態的。只要戰略發展階段發生了變化,只要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企業的營銷模式就必須順時應變。如果企業的營銷模式未能隨著戰略的變化而調整,那么企業的戰略實施必然失去必要的支持,無法贏得競爭優勢。
百思買的營銷模式在進入中國市場,犯了簡單的理性思維的錯誤,過分注重了行業市場數據的分析、對比。一旦通過數據發現企業的單一門店是虧損的,就會放慢腳步。5年前,不僅百思買的自有門店未能突破10家、走向全國,就連五星電器在全國的開店速度也受到限制,被外界質疑為“發展停滯”。
而對于百思買這樣的外資企業,一遇到虧損就放慢腳步很正常,認為自己不能在虧損的情況下還要再開很多店,更看不懂中國的同行們盡管有很多門店虧損卻還要加大開店數量和規模。中國有句古語叫‘墻內損失墻外補’,雖然企業的單店經營業績虧損,卻可以通過規模建立向上游企業博弈的籌碼,關鍵是企業并非簡單依靠商品銷售賺錢。國美蘇寧是這樣做的,大型賣場超市也是這樣做的,連鎖酒店、連蘇專賣服裝店、雙匯雨潤也都是這樣做的……
因此戰略一定是比戰術更重要,筆者曾經服務過雨潤,從雨潤目前的組織架構和營銷手法上來看,實在不敢恭維,粗放程度遠比上我們服務的眾多知名快速消費品牌,但他還是發展的很好,原因是什么?戰略作對了。不停的圈地站位,戰略上先領先對手,之后在精細化運作,而這也正符合了中國的國情。所以,營銷模式不是靠數據分析出來的,而是從宏觀的戰略分析加微觀數據分析一起總結出來的。
但愿中國的企業可以引以為戒,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楊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